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春官宗伯·大司樂/小師

作者:周公旦

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鹹、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乃奏大簇,歌應鐘,舞鹹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呂,舞大,以祀四望;乃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凡六樂者,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凡六樂者,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示,再變而致贏物及山林之示,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示,四變而致毛物及墳衍之示,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示,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凡樂,圜鍾為宮,黃鐘為角,大蔟為征,姑洗為羽,雷鼓、雷鞀,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凡樂,函鍾為宮,大蔟為角,姑洗為征,南呂為羽,靈鼓、靈鞀,孫竹之管,空桑之琴瑟,鹹池之舞。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若樂八變,則地示皆出,可得而禮矣。凡樂,黃鐘為宮,大呂為角,大蔟為征,應鐘為羽,路鼓、路鞀,陰竹之管,龍門之琴瑟,九德之歌,九之舞,於宗廟之中奏之,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矣。凡樂事,大祭祀,宿縣,遂従聲展之。王出入,則令奏王夏;屍出入,則令奏肆夏;牲出入,則令奏昭夏,帥國子而舞,大饗不入牲。其他,皆如祭祀。大射,王出入,令奏王夏;及射,令奏騶虞,詔諸侯以弓矢舞。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鐘鼓。王師大獻,則令奏愷樂。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大傀異災、諸侯薨,令去樂。大札、大凶、大災、大臣死,凡國之大憂,令弛縣。凡建國,禁其淫聲、過聲、凶聲、慢聲。大喪,蒞廞樂器。及葬,藏樂器,亦如之。

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乾舞,有人舞。教樂儀,行以肆夏,趨以采薺,車亦如之。環拜以鐘鼓為節。凡射,王以騶虞為節,諸侯以狸首為節,大夫以采苹為節,士以采蘩為節。凡樂,掌其序事,治其樂政。凡國之小事用樂者,令奏鐘鼓。凡樂成,則告備,詔來瞽皋舞。及徹,帥學士而歌徹,令相。饗食諸侯,序其樂事,令奏鐘鼓,令相,如祭之儀。燕射,帥射夫以弓矢舞,樂出入,令奏鐘鼓。凡軍大獻,教愷歌,遂倡之。凡喪,陳樂器,則帥樂官。及序哭,亦如之。凡樂官,掌其政令,聽其治訟。

大胥掌學士之版,以待致諸子。春入學舍采,合舞;秋頒學,合聲。以六樂之會正舞位,以序出入舞者。比樂官,展樂器。凡祭祀之用樂者,以鼓征學士,序宮中之事。

小胥掌學士之徵令而比之。觵其不敬者,巡舞列而撻其怠慢者。正樂縣之位,王宮縣,諸侯軒縣,卿大夫判縣,士特縣。辨其聲,凡縣鐘磬,半為堵,全為肆。

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陽聲:黃鐘、大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聲:大呂、應鐘、南呂、函鍾、小呂、夾鍾。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以六德為之本,以六律為之音。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下管播樂器,令奏鼓朄。大饗,亦如之。大射,帥瞽而歌射節。大師,執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凶。大喪,帥瞽而廞作謚。凡國之瞽蒙正焉。

小師掌教鼓鞀、柷、敔、塤、簫、管、弦、歌。大祭祀,登歌擊拊,下管擊應鼓,徹歌。大饗,亦如之。大喪,與廞。凡小祭祀、小樂事,鼓朄,掌六樂聲音之節。

譯文

大司樂掌管大學的教學法,建立並掌理王國有關學校的政令,聚集國子到學校里學習。凡有道藝、有德行的人,讓他們在學校任教,死了就奉之為樂祖,在學校祭祀他們。用樂德教育國子具備忠誠、剛柔得當、恭敬、有原則、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德行,用樂語教國子掌握比喻、稱引古語、背誦文、吟詠詩文、提起話頭、回簽筮述的語言按巧,用樂舞教國子學會《雲門》、《大卷》、《大鹹》、《大韶》、《大夏》、《大湮》、《大武》等舞蹈。用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和六代的舞一起配合演奏,以招致人鬼、天神和地神[而祭祀],以使各國親睦,民眾和諧,賓客安定,遠人悅服,動物繁生。

於是分別演奏六代的樂舞而[依尊卑]排列先後,用以祭祀地神、人鬼、天神。用黃鐘宮的調式演奏[鐘磬],用大呂宮的調式歌唱,跳《雲門》舞,以祭祀天神;用大蔟宮的調式演奏[鐘磬],用應鐘宮的調式歌唱,跳《鹹池》舞,以祭祀地神;用姑洗宮的調式演奏(鐘磬],用南呂宮的調式歌唱,跳《大韶》舞,以祭祀四方名山大川;用蕤賓宮的調式演奏[鐘磬],用函鍾宮的調式歌唱,跳《大夏》舞,以祭祀山川;用夷則宮的調式演奏[鐘磬],用小呂宮的調式歌唱,跳《大灌》舞,以祭祀姜嫖;用無射宮的調式演奏[鐘磬],用夾鍾宮的調式歌唱,跳《大武》舞,以祭祀先王、先公。所有六種調式的舞樂,都要用五聲、八音相配合。

六種舞樂,演奏一遍而招致有羽毛的動物,以及川澤之神;演奏兩遍而招致毛短淺的動物,以及山林之神;演奏三遍而招致有鱗甲的動物,以及丘陵之神;演奏四遍而招致毛細密的動物,以及墳衍之神;演奏五遍而招致有甲殼的動物,以及土神;演奏六遍而招致龍鳳龜麟,以及天神。

凡舞樂,用圜鐘律定宮音的音高,用黃鐘律定角音的音高,用大蔟律定徵音的音高,用姑洗律定羽音的音高,敲響雷鼓、雷鞀,吹奏孤竹做的管,彈奏雲和山的木材做的琴瑟,表演《雲門》舞,冬至那天,在地上的圜丘上進行演奏,如果舞樂演奏六遍,天神就都會下降,就可以向神進獻玉[繼而進行祭祀了]。凡舞樂,用函鐘律定宮音的音高,用大蔟律定角音的音高,用姑洗律定徵音的音高,用南宮律定羽音的音高,敲響靈鼓、靈鞀,吹奏孫竹做的管,彈奏空桑山的木材做的琴瑟,表演《鹹池》舞,夏至那天,在澤中的方丘上進行演奏,如果舞樂演奏八遍,地神就都會出來,可以向神進獻玉,[繼而進行祭祀了]。凡舞樂,用黃鐘律定宮音的音高,用大呂律定角音的音高,用大蔟律定徵音的音高,用應鐘律定羽音的音高,敲響路鼓、路鞀,吹奏陰竹做的管,彈奏龍門山的木材做的琴瑟,唱《九德》歌,表演《大韶》舞,在宗廟中進行演奏,如果舞樂演奏九遍,就可以向祖先的神靈進獻玉,[繼而進行祭祀了]。

凡演奏音樂,如果是大祭祀,就在祭祀前夕懸掛樂器,將樂器依次陳列並試奏檢查。[祭祀時]王出入就令演奏《王夏》;屍出入就令演奏《肆夏》;牲出入就令演奏《昭夏》。率領國子表演舞蹈。[招待賓客]舉行大饗禮不牽牲入廟,其他都同祭祀時一樣。舉行大射禮,王出入就令演奏《王夏》,到王射箭的時候,就令演奏《騶虞》;告教諸侯拿著弓矢舞蹈。王大食時,要三次奏樂以勸王飽食,都命令演奏鐘鼓。王出征凱鏇[向宗廟祖先]大獻戰功,就令演奏凱樂。

凡出現日食、月食,四鎮、五嶽崩裂,以及大怪異的災害,或有諸侯死,就命令徹去舞樂。大瘟疫、大饑饉、大水災或火災、大臣死,凡遇國家的大憂患,就命令解下懸掛的樂器。遇有大喪,要親臨督察陳放隨葬的樂器。

樂師掌管有關國小的政令,而教國子小舞。凡小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乾舞,有人舞。教[王]依音樂節奏行禮儀:行走的時候依《肆夏》的節奏,小步快走的時候依《采薺》的節奏,乘車的時候也這樣。轉身行拜禮就依鐘鼓的節奏。

凡舉行射禮,王[射箭的時候]演奏《騶虞》為節奏,諸侯[射箭的時候]演奏《狸首》為節奏,大夫[射箭的時候]演奏《采蒴》為節奏,士[射箭的時候]演奏《采蘩》為節奏。

凡演奏音樂掌管有關[樂器陳列和演奏]先後次序的事,治理有關音樂的事務。凡國家舉行小祭祀需用樂的,就命令演奏鐘鼓。凡音樂演奏終了就[向王]報告演奏完畢。告訴(視瞭]扶瞽者進來[表演歌唱],告訴[當舞的國子]表演舞蹈。到[祭祀完畢]徹祭器的時候,就率領學士而歌唱並徹去祭器,命令[視瞭]攙扶(瞽者離去]。

用饗禮或食禮招待諸侯的時候,安排有關[樂器陳列和演奏]先後次序的事,命令演奏鐘鼓,命令[視嘹]攙扶[瞽者],都如同祭祀的禮儀。舉行燕射時,率領射夫手持弓矢而舞。樂人出入的時候,就命令演奏鐘鼓。凡征伐而[向祖廟]大獻戰功,[事前]教(瞽者】唱凱歌,[到時候)就擔任領唱。凡[王家的]喪事,陳設隨葬的樂器時,就率領樂官[前往陳設]。到[隨葬樂器填入墓穴]排列哭位而哭的時候,也率領樂官而哭。掌管所有樂官的事務和戒令,聽斷他們的請求和爭訟。

大胥掌管學士的名冊,以待[有事時]召集他們。[學士]春季入學,用菜祭先師[教他們舞蹈],使他們動作整齊而又符合音樂節奏。秋季頒布他們的學習成績,並使他們的歌聲整齊而符合音樂節奏。用六代的音樂與舞蹈相配合併端正舞者的位置,依[年齡長幼]排列舞者出入的次序。考核樂官,檢查樂器。凡祭祀需要用樂的,就擊鼓召集學士。依次安排學宮中[有關教授舞樂]的事。

小胥負責[協助大胥]發布徵召學士的命令而考核人數,遲到的就罰他飲酒;巡視舞蹈的佇列,而撻罰怠慢的人。端正所懸掛的樂器的位置。王的樂器懸掛四面,諸侯懸掛三面,卿大夫懸掛兩面,士懸掛一面。辨別所懸掛樂器的聲音[是否符合音律]。凡懸掛鐘磬,僅懸掛十六枚鍾或十六枚磬叫做堵,鐘磬全都懸掛叫做肆。

大師掌理六律、六同,以使陰聲與陽聲相配合。陽聲是指:黃鐘、大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這六律];陰聲是指:大呂、應鐘、南呂、函鍾、小呂、夾鍾[這六同]。[陽聲和陰聲]都用宮、商、角、徵、羽五聲和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音相配合。

教[瞽蒙]六種詩的表現手法:叫做風,叫做賦,叫做比,叫做興,叫做雅,叫做頌。[學詩的人]要以六德作為根本,用六律來確定歌唱的音調。舉行大祭祀,就率瞽噱登堂歌唱,敲擊拊作為開始歌唱的命令。[歌畢]堂下演奏管及其他樂器時,敲擊悚作為開始演奏的命令。舉行大饗禮[招待來朝諸侯]時也這樣做。舉行大射禮時,率領瞽噱歌唱以作為射箭的節奏。大征伐時,手持銅製的律管以辨別軍將發出的呼聲,而告訴[王]吉凶。有大喪時,率領瞽蒙陳設[隨葬的樂器];將把棺柩裝載到柩車上的時候,[為死者]作諡號。凡王國的瞽蒙都聽從大師的政教。

小師掌管教授演奏鼓、鞀、梘、敵、塤、簫、管、琴瑟和歌唱。舉行大祭祀,[瞽蒙]登堂歌唱的時候,就敲擊拊;[歌畢]堂下演奏管笙等樂器時,就敲擊應鼓;徹祭器的時候,就歌唱。舉行大饗禮[招待來朝諸侯]時也這樣做。有大喪的時候,參與陳放[隨葬的樂器]。凡舉行小祭祀而小規模地演奏音樂,就敲擊朄[以為管笙等的演奏發令]。掌管六代舞樂聲音的節奏及其相互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