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曲禮下

作者:佚名

凡奉者當心,提者當帶。

執天子之器則上衡,國君則平衡,大夫則綏之,士則提之。

凡執主器,執輕如不克。執主器,操幣圭璧,則尚左手,行不舉足,車輪曳踵。立則磬折垂佩。主佩倚,則臣佩垂。主佩垂,則臣佩委。執玉,其有藉者則裼;無藉者則襲。

國君不名卿老世婦,大夫不名世臣侄娣,士不名家相長妾。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稱曰「余小子」;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稱曰「嗣子某」,不敢與世子同名。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侍於君子,不顧望而對,非禮也。

君子行禮,不求變俗。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國之故,謹修其法而審行之。去國三世,爵祿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國,若兄弟宗族猶存,則反告於宗後;去國三世,爵祿無列於朝,出入無詔於國,唯興之日,從新國之法。君子已孤不更名。已孤暴貴,不為父作謚。居喪,未葬,讀喪禮;既葬,讀祭禮;喪復常,讀樂章。

居喪不言樂,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婦女。

振書、端書於君前,有誅。倒策側龜於君前,有誅。龜策、几杖、席蓋、重素、袗絺綌,不入公門。苞屨、扱衽、厭冠,不入公門。書方、衰、兇器,不以告,不入公門。

公事不私議。

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後。凡家造:祭器為先,犧賦為次,養器為後。無田祿者不設祭器;有田祿者,先為祭服。君子雖貧,不粥祭器;雖寒,不衣祭服;為宮室,不斬於丘木。大夫、士去國,祭器不逾竟。大夫寓祭器於大夫,士寓祭器於士。

大夫、士去國:逾竟,為壇位鄉國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徹緣,鞮屨,素冪,乘髦馬。不蚤鬋。不祭食,不說人以無罪;婦人不當御。三月而復服。

大夫、士見於國君,君若勞之,則還辟,再拜稽首;君若迎拜,則還辟,不敢答拜。大夫、士相見,雖貴賤不敵,主人敬客,則先拜客;客敬主人,則先拜主人。凡非弔喪、非見國君,無不答拜者。

大夫見於國君,國君拜其辱。士見於大夫,大夫拜其辱。同國始相見,主人拜其辱。君於士,不答拜也;非其臣,則答拜之。大夫於其臣,雖賤,必答拜之。

男女相答拜也。

國君春田不圍澤;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麑卵。

歲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馬不食谷,馳道不除,祭事不縣。大夫不食粱,士飲酒不樂。

君無故,玉不去身;大夫無故不徹縣,士無故不徹琴瑟。士有獻於國君,他日,君問之曰:「安取彼?」再拜稽首而後對。

大夫私行出疆,必請。反,必有獻。士私行出疆,必請;反,必告。君勞之,則拜;問其行,拜而後對。國君去其國,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廟也!」士,曰:「奈何去墳墓也!」國君死社稷,大夫死眾,士死制。

君天下,曰天子。朝諸侯,分職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踐阼臨祭祀:內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臨諸侯,畛於鬼神,曰有天王某甫。崩,曰天王崩。復,曰天子復矣。告喪,曰天王登假。措之廟,立之主,曰帝。天子未除喪,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天子有後,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眾。

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典制六材。五官致貢,曰享。

五官之長,曰伯:是職方。其擯於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天子同姓,謂之伯父;異姓,謂之伯舅。自稱於諸侯,曰天子之老,於外曰公;於其國曰君。

九州島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天子同姓,謂之叔父;異姓,謂之叔舅;於外曰侯,於其國曰君。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於內自稱曰不穀,於外自稱曰王老。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國,曰某人,於外曰子,自稱曰孤。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天子當寧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

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相見於卻地曰會。諸侯使大夫問於諸侯曰聘,約信曰誓,蒞牲曰盟。

諸侯見天子曰臣某、侯某;其與民言,自稱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適子孤。臨祭祀,內事曰孝子某侯某,外事曰曾孫某侯某。死曰薨,復曰某甫復矣。既葬見天子曰類見。言謚曰類。

諸侯使人使於諸侯,使者自稱曰寡君之老。天子穆穆,諸侯皇皇,大夫濟濟,士蹌蹌,庶人僬僬。

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

公侯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夫人自稱於天子,曰老婦;自稱於諸侯,曰寡小君;自稱於其君,曰小童。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子於父母則自名也。

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自稱曰陪臣某。於外曰子,於其國曰寡君之老。使者自稱曰某。天子不言出,諸侯不生名。

君子不親惡。諸侯失地,名;滅同姓,名。

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

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君有疾,飲藥,臣先嘗之。親有疾,飲藥,子先嘗之。

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儗人必於其倫。

問天子之年,對曰:「聞之:始服衣若干尺矣。」問國君之年:長,曰能從宗廟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從宗廟社稷之事也。問大夫之子:長,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問士之子:長,曰能典謁矣;幼,曰未能典謁也。問庶人之子:長,曰能負薪矣;幼,曰未能負薪也。

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山澤之所出。問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問士之富,以車數對。問庶人之富,數畜以對。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歲遍。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歲遍。大夫祭五祀,歲遍。士祭其先。

凡祭,有其廢之莫敢舉也,有其舉之莫敢廢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剛鬣,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雞曰翰音,犬曰羹獻,雉曰疏趾,兔曰明視,脯曰尹祭,槁魚曰商祭,鮮魚曰脡祭,水曰清滌,酒曰清酌,黍曰薌合,粱曰薌萁,稷曰明粢,稻曰嘉蔬,韭曰豐本,鹽曰鹹鹺,玉曰嘉玉,幣曰量幣。

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在床曰屍,在棺曰柩。羽鳥曰降,四足曰漬。死寇曰兵。

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

壽考曰卒,短折曰不祿。

天子視不上於袷,不下於帶;國君,綏視;大夫,衡視;士視五步。凡視:上於面則敖,下於帶則憂,傾則奸。

君命,大夫與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庫言庫,在朝言朝。

朝言不及犬馬。輟朝而顧,不有異事,必有異慮。故輟朝而顧,君子謂之固。

在朝言禮,問禮對以禮。大饗不問卜,不饒富。

凡摯,天子鬯,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摯匹;童子委摯而退。野外軍中無摯,以纓,拾,矢,可也。

婦人之摯,椇榛、脯修、棗栗。

納女於天子,曰備百姓;於國君,曰備酒漿;於大夫,曰備掃灑。

譯文

凡捧東西,要讓雙手與胸口齊平;凡提東西,要讓手與腰帶齊平。如果捧的是天子的器物,就要雙手高於胸口;如果捧的是國君的器物,就要雙手與胸口齊平;如果捧的是大夫的器物,就要雙手低於胸口;如果是士人的東西,單手提及腰帶就行了。凡捧尊者的器物,儘管很輕,也要小心翼翼,好像捧不動的樣子。凡捧尊者的器物,或捧著幣帛瑞玉之類的禮品,應右手在下,左手在上,走路時要足不離地,拖著腳後跟,就像車輪轉動時總是著地一樣。站立時要像磬折那樣地彎腰,使腰帶上的佩玉自然下垂。如果國君直立,腰佩附貼在身,那么使臣就要彎腰,使腰佩自然下垂;如果國君彎腰使腰佩自然下垂,那么使臣就要高度彎腰,使腰佩垂及地面。使臣在捧玉時,如果玉下使用彩色墊板,則使臣要袒開正服的左襟,露出裼衣;如果玉下不用彩色墊板,則要掩好正服,不使裼衣露出。

國君不可直喚上卿、世婦之名,大夫不可直喚世臣、侄娣之名,士不可直喚家相、長妾之名。國君和大夫之子居喪時,不可對人自稱“余小子”。大夫與士之子居喪時,亦不可對人自稱“嗣子某”。大夫與士之子不敢與太子同名。

國君命士陪射,士人如果不會,就要藉口有病,說“某有負薪之憂”。在君子身旁陪坐,君子有問,如果不環顧周圍是否有勝於己者就貿然回答,是失禮的。

君子雖然移居他國,行禮也不要務求改變故國的禮俗。例如祭祀的禮節,居喪的服制,哭泣死者的位置,等等,都要像在故國一樣,小心地遵循故國的法度而審慎地加以實行。如果離開故國已超過三代,但家族中仍有在朝為官的,或遇到喜事喪事與國內尚有來往的,以及兄弟族人中尚有留在國內的,在這種情況下,遇到喜事和喪事,要派人回國報告宗子。如果離開故國已超過三代,家族中已沒有在朝為官的,遇到喜事和喪事也與國內無來往的,則從被委任為居住國的卿大夫之日起,可以遵循居住國的法度。

君子於父亡之後不再更換名字。父亡之後,作兒子的突然發跡成為顯貴,也不須為父定個美謚,因為那樣做像是嫌棄父親貧賤,不宜為貴人之父。居父母之喪,在未葬之前,應研究喪禮;已葬,應研究祭禮。居喪期滿,恢復正常,就可以諷誦歌了。居喪時不談樂事,祭祀時不談凶事。在辦公的地方不談論有關婦女的事。

在國君面前撣去文書上的灰塵,或者在國君面前整理文書,這表明準備工作沒做好,都要受罰。在國君面前顛倒占卜用的龜策,也要受罰。臣子的龜策、几杖、席蓋,或通身著素,有似凶服,或只穿一層單布內衣,形近猥褻,皆不可進入朝廷大門。穿著喪鞋,戴著喪冠,或是作扱衽打扮的,也不可進入朝廷大門。記載助喪者姓名及所贈物品的木板、孝服、冥器,不通過報告得到許可,也不可進入朝廷大門。公家的事不可私下議論。

國君將要營造宮室,應當先建宗廟,其次建廄庫,最後才建自己的住室。大夫將要製造家具,應當先造祭器,其次是徵收犧牲,最後才造自己飲食用的器具。沒有田產俸祿的人,可以不置辦祭器。有田產傣祿的人,先要備辦祭服。君子雖貧,不可出賣祭器;雖寒,不可穿祭服禦寒;建造宮室,不可從墳頭上砍伐樹木。

大夫、士因得罪國君而離開本國,不能攜帶祭器出境。大夫的祭器要寄放在本國大夫那裡,士的祭器要寄放在本國的士那裡。大夫、士因得罪而離開本國,過了國境以後,就要除地為壇,向著本國的方向哭泣。上穿素衣,下穿素裳,頭戴素冠,去掉裡衣的彩色鑲邊、穿著沒有鞋鼻的草鞋,駕著鬃毛未加修剪的馬,自己的指甲、鬍鬚也不加修剪,不向別人辯解說自己無罪,吃飯時也不行祭食之禮,也不讓婦人侍寢。如此這般地三個月,然後才恢復常態,起程而去。

出聘他國的大夫、士進見主國國君,國君倘親加慰勞,大夫、士要閃身躲避,並再拜叩頭。國君倘在門外迎而拜之,大夫、士也要閃身躲避,表示不敢接受其拜,自然也不答拜。不同國家的大夫與士相見,雖然身份不相當,但若主人尊敬客人,就先拜客;若客人尊敬主人,就先拜主人。總之,只要不是弔喪,不是士進見本國國君,受拜者都要回拜。大夫進見主國國君,國君要行拜禮感謝他的屈駕光臨。士進見大夫,大夫也要如此行禮。同國之人初次相見,就不論身份高低,應由生人先拜,感謝客人的光臨。國君對於本國的士,因地位懸殊,不須答拜;但對於他國的士,因為不是自己的臣子,則須答拜。大夫不能和國君相比,對於家臣,無論其貴賤,都要答拜。男女儘管有別,但互相答拜的禮也不可少。

士有所獻於國君,過了兩天,國君問士道:“從何處得到的所獻之物?”士要先行再拜叩頭之禮,然後回答。大夫因私事出境,必須報告國君得到許可,回來後還要獻上土儀。士人因私事出境,也必須報告國君得到許可,回來後不必饋獻土儀,但須報告國君銷假。國君如果對出境返回者加以慰勞,要拜謝;如果問及旅途上的情形,要先拜而後回答。

國君如果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左右應當勸阻他,說:“為什麼要拋棄社稷呢?”如果大夫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左右要勸阻他,說:“為什麼要拋棄自己的宗廟呢?”如果士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左右要勸阻他,說:“為什麼要拋棄祖宗的墳墓呢?”國君應當為保衛社稷而死,大夫應當率領民眾保衛國家,直到自己戰死,士人應當為法制所規定的衛國責任而死。

君臨天下的人,天下之人都稱之為“天子”。在諸侯朝見時,在分六官之職,授之以政,任之以功時,天子自稱“予一人”。新天子登基,親臨祭祀,如果是自己的祖宗,祝辭上就寫“孝王某”;如果是天神地祗,祝辭上就寫“嗣王某”。天子巡視諸侯,遣人致敬於諸侯國內諸神,祝辭要稱“有天王某甫”。天子死了,史書上應該記作“天王崩”。為天子招魂,應高喊“天子回來吧!”為天子發訃告,應當說“天王升天而去”。把天子的牌位袝於宗廟,牌位上應題寫“某(諡號)帝”。天子未除去喪服時,不可稱“予一人”,而應稱“予小子”。新天子如果在喪中去世,既然生前就稱之為“小子王某(名)”,那么死後也仍然這樣稱他。

天子的內宮有後,有世婦,有殯,有御妻,還有妾。天子設官,先設事鬼神、奉天時的天官,即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此六官各按一定的法典行事。天子又設立總管人事的五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此五官各自統轄所屬各官。天子又設掌管府庫之官六名,即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貨,此六官各司其職。為天子服務的工匠有六種,即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他們各自負責用其所長製造器物。到了年終,五官把一年的成績報告給天子,這叫“享”。

五官之長叫做伯,他們是主管國家一個方面的大吏。他們進見天子時,負責通報的要稱之為“天子之吏”。他們如果是天子的同姓,天子就稱之為“伯父”。他們如果是天子的異姓,天子就稱之為“伯舅”。對於天下的諸侯,他們自稱“天子之老”。在他們的封國以外,自稱曰“公”;在封國之內,自稱曰“君”。九州諸侯的首領,進入天子畿內,自稱曰牧。他們如果是天子的同姓,天子就稱之為“叔父”;如果是天子的異姓,天子就稱之為“叔舅”。對國外,自稱曰侯;在國內,自稱曰君。散處四夷的諸侯的首領,如其朝見天子,負責通報的人就稱之為“子”。他們在國內,自稱曰“不穀”;在國外,自稱曰“王老”。至於散處四夷的小諸侯,進入天子瓷內,自稱曰“某國人”。在國外,自稱曰“子”;在國內,自稱曰“孤”。

天子背靠繡有斧文的屏風,面南而立,諸侯面向北而拜見天子,這叫“覲”。天子站在殿門與屏風之間,面南,諸公面向東、諸侯面向西而拜見天子,這叫“朝”。諸侯在約定的日期之前相見,叫做“遇”。諸侯在兩國交界處相見,叫做“會”。諸侯之間派遣大夫互訪,叫做“聘”。訂立彼此必須信守的條約,叫做“誓”。書面訂立條約,在神靈面前獻血宣讀,叫做盟。

諸侯朝見天子,自稱曰“臣某侯某”。諸侯與本國百姓講話,自稱“寡人”。諸侯喪服未除,相禮者對吊賓稱諸侯為“嫡子孤某”。諸侯主持祭祀,如果是祭宗廟中的列祖列宗,就自稱“孝子某侯某”;如果是祭天神地祗,就自稱“曾孫某侯某”。諸侯死,史策上應記作“薨”。招魂時應呼其字,高喊“某甫回來吧”!已葬之後,繼位的諸侯在喪中朝見天子,叫“類見”。繼位的諸侯為去世的諸侯請謚,叫“類”。諸侯派使者聘於諸侯,使者自稱“寡君之老”。

天子的神態深邃,諸侯的神態顯赫,大夫的神態莊敬,士的神態舒揚自得,庶人的神態毛手毛腳,小家子氣。

天子的配偶叫後,諸侯的配偶叫夫人,大夫的配偶叫孺人,士的配偶叫婦人,庶人的配偶叫妻。五等諸侯的內宮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稱“老婦”,在他國諸侯面前、自稱“寡小君”,在本國國君面前自稱“小童”。自世婦以下,因其地位卑賤,所以自稱“婢子”。子女在父母面前皆自稱己名。諸侯的大夫到天子那裡訪問,負責通報的官員就稱其為“某國之士某人”,該大夫對天子則自稱“陪臣某”。他國之人尊稱此大夫曰“子”,本國人對外介紹則稱之為“寡君之老”。凡出使他國諸侯,皆自稱己名。

史書記載天子的活動,不可用“出”字,否則就意味著他犯了失去天下的大惡;史書記載諸侯生前的活動,不可直呼其名,否則就意味著他犯有什麼大惡。對於這些大惡,君子在記入史策時是毫不留情的。諸侯如果失去了國土,這是一種大惡,史書上就要稱呼其名;諸侯滅掉同姓之國,這也是一種大惡,史書上也要稱呼其名。

為人臣之禮,在規勸國君過失時,要講究方式、場合,不可有損其威嚴,如果多次規勸而國君仍不醒悟,臣子就可以離開他。做兒子的侍奉父親,父親有了過失,做兒子的多次規勸也不聽,就應繼之以號泣,希望感動父親,使他知悟而改。國君生病吃藥,臣子要先嘗。父親生病吃藥,兒子要先嘗。不是世代相傳的醫生,由於其醫術不精,所以不服其藥。

拿人作比擬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只有同類的人才能相比。若有人問天子的年齡,應該回答說:“聽說開始穿多長的衣服了。”若問國君的年齡,如果國君年長,就回答說:“能主持宗廟社稷的祭祀了。”如其年幼,就回答說:“還不能主持宗廟社稷的祭祀。”若問大夫之子的年齡,若其年長,就回答說:“能駕馭馬車了。”若其年幼,就回答說:“還不能駕馭馬車。”若問士人之子的年齡,若其年長,就回答說:“能接客傳話了。”若其年幼,就回答說:“還不能接客傳話。”若問庶人之子的年齡,若其年長,就回答說:“能負薪了。”若其年幼,就回答說:“還不能負薪。”若有人問起國君的財富,可先回答國土的總面積,再回答山澤的各種出產。若問起大夫的財富,可以回答:有采地若干,采地百姓提供的賦稅有若干,祭器祭服用不著借。若問起士的財富,可答以士擁有的車數。若間起庶人的財富,可答以他擁有的牲口數。

天子祭天神地祇,祭四方五嶽四瀆之神,祭山川之神,祭戶神、灶神、中霤神、鬥神、行神,每年祭一遍。諸侯祭所在地方之神,祭其境內的山川,祭戶神、灶神、中霤神、鬥神、行神,每年祭一遍。大夫祭戶神、灶神、中霤神、鬥神、行神,每年祭一遍。士人只祭其祖先。祭祀哪些神是有常規的,有的神被前代廢掉了後代也不敢恢復,有的神一直受前代供奉後代也不敢隨便廢掉。對不應當祭祀的神進行祭祀,這叫“淫祀”。淫祀是得不到神的保佑的。祭祀所用的犧牲,天子是毛色純一的牛,諸侯是精心飼養的牛,大夫是經過挑選的牛,士人是羊或豬。凡庶子,換言之,凡非嫡長子,都不可主持祭祀,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需要他主持祭祀,也要先向嫡長子稟告。

凡祭宗廟之禮,各種祭品皆有美號。牛稱為“一元大武”,豬稱為“剛鬣”,小豬稱為“腯肥”,羊稱為“柔毛”,雞稱為“翰音”,犬稱為“羹獻”,雉稱為“疏趾”,兔稱為“明視”;乾肉稱為“尹祭”,乾魚稱為“商祭”,鮮魚稱為“脡祭”;水稱為“清滌”,酒稱為“清酌”;黍稱為“薌合”,粱稱為“薌萁”,稷稱為“明粢”,稻稱為“嘉蔬”;韭菜稱為“豐本”,鹽稱為“鹹鹺”;玉稱為“嘉玉”,帛稱為“量幣”。

天子死了,文告上稱“崩”,諸侯稱“莞”,大夫稱“卒”,士稱“不祿”,庶人稱“死”。死者尚在床上,叫屍;死者已經入棺,叫柩。飛鳥死稱“降”,四足之獸死稱“漬”。為保衛國家而犧牲者,稱“烈士”。祭祀去世的祖父,稱之為“皇祖考”,祖母則稱之為“皇祖妣”,父則稱之為“皇考”,母則稱之為“皇妣”,丈夫則稱之為“皇辟”。活著的時候,要用“父”、“母”、“妻”這些字眼,死了以後,要分別改用“考”、“妣”、“嬪”的字眼。對於有道德而未曾出來作官的人,如果是年老自然死亡,就比照大夫稱為“卒”,如果是短命夭折的,就比照士稱為“不祿”。

臣子瞻視天子,目光要上不及其交領,下不低於腰帶。臣子瞻視國君,目光應在其面部以下,交領之上。大夫的部下瞻視大夫,可以目光平視,直視面部。士的部下瞻視士,允許旁視士的左右五步。凡瞻視尊者,如果目光高過對方面孔,就顯得傲慢;如果目光低於對方腰帶,就顯得自己憂心忡忡;如果目光游移,眼珠左右滾動,就顯得心術不正。

國君有命,欲做某事,大夫與士要事先演習。若君命涉及板圖文書,就在官習議;若君命涉及寶藏貨賄,就在府習議;若君命涉及車馬兵甲,就在庫習議;若君命涉及政事,就在朝習議。在議政之處不可言及犬馬,否則有褻朝堂。已經散朝還回頭看,即表明此人不是有別的事情慾講未講,就是此人對議定之事另有想法。所以,散朝以後還回頭看,君子謂之粗鄙無禮。在朝廷上要言必稱禮,問話要稱引禮,答話也要稱引禮。

祭祀五天帝的大饗,不須每天帝一卜時日,但總卜一次而已。祭品達到規定的數目即可,不可額外增加。

凡見面的禮品,天子用鬯,諸侯用圭,卿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庶人用鴨子。童子獻給老師的見面禮,不用親手遞交,可以放到地上便走。在野外軍中難以置辦合適的見面禮物,因地制宜,用馬纓、射鞲和箭代替也可以。婦人的見面禮,是拐棗、榛、未加薑桂與加有薑桂的肉干、棗子、栗子。

結婚時,如果女兒是嫁給天子,女方的使者應當謙言“備百姓”;如果是嫁給國君,應當謙言“備酒漿”。如果是嫁給大夫,應當謙言“備掃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