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公孫丑章句上·第九節

作者:佚名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於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推惡惡之心,思與鄉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將浼焉。是故諸侯雖有善其辭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故曰:‘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孟子說:“伯夷這個人,不是他所理想的君主不侍奉,不夠格的朋友不交往,不在兇惡的人的朝廷里做官,不與兇惡的人談話;如果在惡人的朝廷里做官,和惡人交談,就好象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坐在污泥和炭灰等污濁的地方上一樣。推想他厭惡惡人的心理,想像他與鄉下人站在一起,那人衣冠不整,他就會憤憤然離開,好象他將會被沾染上一樣。因此,諸侯中雖然有人用動聽的言辭來聘請他,他卻不接受。不接受的原因,是因為他瞧不起那些人。
“柳下惠並不覺得侍奉貪官污吏是恥辱,不會因官職小而覺得卑賤;他進職不隱藏自己的才幹,必定要按自己的主張行事;被冷落遺忘而隱逸也不怨恨,處於困窘之境也不發愁。所以他說:‘你是你,我是我,即使有美女一絲不掛赤裸裸站在我身邊,又怎么能迷惑沾染我呢?’所以他很隨便的遵從與她站在一起而不會失去理智,即使拉著他讓他留下他也留下。拉著他讓他留下他也留下的原因,是因為他瞧不起那些人。”
孟子又說:“伯夷這個人狹隘,柳下惠有失莊嚴。狹隘和有失莊嚴,都是君子不該遵從和仿效的。”

注釋
1.塗炭:《書·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比喻污濁的地方之意。
2.浼:(mei美)《•邶風•新台》:“新台有灑,河水浼浼。”《淮南子·人間訓》:“所浼者多矣。”《說文》:“浼,污也。從水,免聲。”這裡用為沾染之意。
3.柳下惠:姓展名獲,字禽。魯國大夫。柳下是他住的地方,惠是他的諡號,故稱柳下惠。
4.汙:(wu污)這裡用為貪官污吏的污之意。
5.佚:(yi役)《書·盤庚上》:“惟予一人有佚罰。”《逸周書》:“牛馬畜獸有郊佚者,取之不詰。”《論衡》:“宣帝之時,得佚《尚書》及《易》、《禮》各一篇。”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佚民者,獨樂其身之民也。”本義是指散失,這裡用指為隱逸的人之意。
6.阨:(ai礙)《左傳·昭公元年》:“彼徒我車,所遇又阨。”《莊子·列禦寇》:“窮閭阨巷。”《孫子·地形》:“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列子·湯問》:“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阨。”《楚辭·屈原·遠遊》:“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漢書·刑法志》:“其生民也陋阨。”這裡用為困厄、困窘之意。
7.袒裼裸裎:古代行禮時,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這是一種違禮不敬之舉。這裡用為袒臂露身之意。
8.由由然:很隨便的遵從別人。
9.由:《詩•小雅•賓之初筵》:“匪言勿言,匪由勿語。”《詩·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高亨註:“由,從也。”《論語·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梁惠王上》:“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荀子·成相》:“隱諱疾賢,良由奸詐,鮮無災。”這裡用為遵從,遵照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