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惲
王惲,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鐵木真三代的諫臣。► 260篇詩文
介紹
王惲: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兼政治家。
他直言敢諫,主張禮下庶人,刑上大夫,強調治理混亂的財政。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元世祖建御史台,任王惲為監察御史。他上書《擊邪》《納海》等論列一百五十餘條。當時負責水利的中央級官員劉 ,利用治水導河之便,貪污宮糧四十多萬石。王惲大膽地予以彈劾揭發。經過訪查,他又將劉 監修太廟從中偷工減料終飽私囊的罪惡加以上書。劉做賊心虛,竟惶惶不可終日,憂慮死去。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王惲任少中大夫、福建閩海道提刑按察使時,當時沿海政局混亂,官吏缺額很多。他向皇上上疏要求選拔人才到沿海填補空缺。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他果斷罷黜了四十多名貪官污吏,任用了一批文武精通,耿直清廉的人赴職,使這裡平靜安定下來;並在福建沿海首創建造營房,讓戍兵居住,改變了以往兵寓民家的陋習,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剛正不阿,秉公執法。在他任承直郎、平陽路總管府判官時,絳州太平縣有一陳氏殺了自己的哥哥,因行賄官府,緩獄了決,株連三百多人受冤,長達五年不能結案。皇帝派王惲前往親審此案,經過訪查、審訊,釋放了全部受冤遭株連的平民百姓。
他雖身居高位,卻能夠體察下情,同情人民疾苦。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燕南一帶冬春遭旱,秋季莊稼又遭水災,王惲察訪民情回到大都(今北京)以後,有一高官宴請百官,請他赴宴。入席後,他看到桌子上擺滿了名釀佳肴、奇珍海味,如坐針氈,感到很不是滋味。他無法控制為民請命的感情,寫了長篇免租謠,希詞懇情切,皇上終於採納了他的建議。
軼事
王惲的諫政,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忽必烈專門將他傳至京城召見。他又上萬言書,提出“改舊制,黜贓吏,均賦役,擢才能”的建議,順應了忽必烈“祖述變通”的建國思想,對推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為此,忽必烈親授他為翰林學士。
王惲任職從政期間,時常憂國憂民,他把歷代明君賢相勤勞思政、治國安邦的經驗和事跡系統整理成章,用“順諫”的方式,奏疏給尚未登基的皇太子參閱。裕宗真金非常賞識他的這種見解,除自己學習外,還將《承華事略》各篇發給皇孫們傳讀。裕宗真金早薨,他的兒子成宗鐵木真即位。王惲給成宗皇帝敬獻的供物不是玉帛、珠寶,而是他論述的《守成事鑒》十五篇,表現出忠心事主的一片赤誠。因此,成宗又加封他為通議大夫,知制誥。並委託他同趙孟頫等人纂修《元世祖實錄》。
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六月,王惲在汲縣去世,終年七十八歲。朝廷的欽差大臣在汲縣看到他的故居依然是茅屋陋室,清貧如民。其兒孫們田園生涯,耕稼自給,便如實奏明聖上。皇上賜鈔萬貫,贈翰林學士承旨資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諡號“文定”。子孫蔭封受祿。家鄉人民也把他少年勤奮讀書的古子澗村譽為“秋澗書聲”,被列為“汲縣八景”之一。他的言論詩文刊行於世一百卷為後人所傳讀。他的墓壙位於汲縣(今衛輝市)城郊鄉八里屯村西南石人窪內,距縣城十華里。墓地前沿有神道,兩旁為石刻儀仗,對稱排列,每當“清明”前後和春節期間,家鄉父老紛紛前往祭掃憑弔,表達深切的懷念和哀思 。
路漫漫,天渺渺,與翩翩。西風鴻鵠,一舉橫絕碧雲端。自笑鶺鴒孤影,落日野煙原上,沙晚不勝寒。後夜一相意,明月滿江乾。
當年紫禁菸花,相逢恨不知音早。
秋風倦客,一杯情話,為君傾倒。
回首燕山,月明庭樹,兩枝烏繞。
正情馳魏闕,空書怪事,心膽墮,傷殷浩。
禍福無端倚伏,問古今、幾人明了。
滄浪漁父,歸來驚笑,靈均枯槁。
邂逅淇南,歲寒獨在,故人襟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