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間) 南宋詞人。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後寓居嘉興(今屬浙江)。► 991篇詩文
生平
曾通判濠州,遷軍器監主簿 。淳祐二年(1242),遷太府卿、淮東制置使、知揚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職予祠。九年,知靜江府、廣西經略安撫使兼廣西轉運使。次年,為京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進龍圖閣學士。寶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學士 。明年,進資政殿學士、四川宣撫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闕,特賜同進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撫大使兼知潭州,兼節制廣南,移治靜江 。開慶元年(1259),進觀文殿學士。景定五年(1264 ),知慶元府 、沿海制置使 。鹹淳元年(1265),為賈似道所嫉 ,褫職。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時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績,稱南渡後名臣 。《宋史》有傳。有《可齋雜稿》三十四卷 ,續稿八卷 ,續稿後十二卷。後人合名《可齋類稿》,內有詞七卷。《四庫總目提要》稱其“詩詞才氣縱橫,頗不入格。要亦戛戛異人,不屑拾慧牙後”。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詩、詞、文。文多為奏疏表狀之類。詩沒有顯著特色。他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於詞。其詞今存 200餘首,長調占絕大多數。作者是熱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載,肯區區徒戀片時歡?"(〔八聲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詞不屑作鶯嬌燕昵之語,而喜用慷慨悲壯之調,抒發憂時感世之情。他自稱"願學稼軒翁"(〔水調歌頭〕《壽劉舍人》),詞的風格和內容也多有與稼軒相似之處。如〔沁園春〕《丙午登多景樓和吳履齋韻》:"春去春來,潮生潮落,幾度斜陽人倚樓。堪憐處,悵英雄白髮,空敝貂裘","淮頭虜尚虔劉,誰為把中原一戰收",對景抒情,感慨身世,懷念中原,悲憤之意,宛然可見。前人評論他"才氣縱橫,頗不入格,要亦戛戛異人,不屑拾慧牙後"(《四庫全書總目》),概括了可齋詞的特點。但因不講含蓄和議論過多,有些篇章流於粗豪,顯得枯燥,形象性較差。有《可齋雜稿》34卷,《可齋續稿》前8卷,後12卷,並見於《四庫全書珍本初集》。李曾伯的詩文
萬紫千紅,都不似、玉奴一白。三數萼、有冰霜操,無脂粉色。長共竹君松友伴,豈容蝶使蜂媒入。似惠和、伊任與夷清,兼三德。
能潔己,能娛客。成子後,調羹役。更歲寒風味,時然後出。春淺吹回羌管寸,夜闌吟費花箋尺。炯使星、兩兩月黃昏,真詩伯。
能潔己,能娛客。成子後,調羹役。更歲寒風味,時然後出。春淺吹回羌管寸,夜闌吟費花箋尺。炯使星、兩兩月黃昏,真詩伯。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涼宵將傍三五,玩事若為酬。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疑是玉為州。宇宙大圓鏡,沆瀣際空浮。
傍譙城,瞻嶽麓,有巍樓。不妨舉酒,相與一笑作遨頭。人已星星華發,月只團團素魄,幾對老蟾羞。回首海天闊,心與水東流。
傍譙城,瞻嶽麓,有巍樓。不妨舉酒,相與一笑作遨頭。人已星星華發,月只團團素魄,幾對老蟾羞。回首海天闊,心與水東流。
千一載英傑,百二國山河。提封幾半宇宙,萬里仗天戈。十乘晉軍旗鼓,三歲秦關扃鎖,地利屬人和。位次功第一,未數_侯何。
建青油,持柴荷,聽黃麻。乾坤整頓都了,玉殿侍羲娥。且醉東湖花柳,卻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誰為語儒館,濃墨被詩歌。
建青油,持柴荷,聽黃麻。乾坤整頓都了,玉殿侍羲娥。且醉東湖花柳,卻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誰為語儒館,濃墨被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