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懷英
党懷英(1134-1211年)字世傑,號竹溪,馮翊人(今陝西大荔)。北宋太尉党進十一代孫,金朝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金朝大定十年,中進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世稱“黨承旨”。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任泰寧軍節度使,為政崇尚寬簡,深得人心。次年再次召為翰林學士承旨。泰和元年,受詔編修《遼史》,大安三年逝世,逝世後埋葬於奉符城党家林,諡號文獻。擅長文章,工畫篆籀,稱當時第一,金朝文壇領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0篇詩文
人物生平
党懷英,祖籍同州馮翊(今陝西大荔),党懷英為宋初名將党進的十一代孫,其父黨純睦為北宋泰安軍錄事參軍,後死於任上,其母以貧不歸,因家奉符(山東泰安)。
党懷英少年時與大詞人辛棄疾共同師事毫州劉瞻(字岩老),一時並稱“辛黨”。金人南下,山東淪陷,辛棄疾率眾起義,歸宋抗金,而党懷英則留而事金,從此分道揚鑣。在金“應舉不得志,遂脫略世務,放浪山水間,簟瓢屢空,晏如也”。大定十年(1170)中進士,調任莒州軍事判官,後累遷汝陰縣尹、國史院編修官、應奉翰林文字、翰林侍制,兼同修國史。大定二十九年(1189),與郝俁參與《遼史》刊修。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升直學士,擔任國子祭酒。時增修曲阜宣聖廟,奉聖命撰碑文。後遷侍講學士、翰林學士等職,深受歷任君主賞識,為當時金朝文壇領袖。
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欲告老,未準,改任泰寧軍節度使,他為政崇尚寬簡,深得人心。次年再次召為翰林學士承旨。泰和元年(1201)受詔編修遼史,泰和四年(1204)8月,金朝廷命其寫了“泰和重寶”,鑄於錢幣上,其字筆圓潤老到,線條流動,柔中寓剛,灑脫透逸,後人以“金泰和”而美稱之,是錢幣遺產中的珍品。衛紹王大安三年(1211)逝世,逝世後埋葬於山東泰安奉符城(今山東省泰安市高新區西旺村)党家林,建有党懷英墓地,文革被破壞,現僅存石人、石馬、石羊等埋於村東,主墓已不知方位。
軼事典故
党懷英,祖籍同州馮翊(今陝西大荔),党懷英為宋初名將党進的十一代孫,其父黨純睦為北宋泰安軍錄事參軍,後死於任上,其母以貧不歸,因家奉符(山東泰安)。
党懷英少年時與大詞人辛棄疾共同師事毫州劉瞻(字岩老),一時並稱“辛黨”。金人南下,山東淪陷,辛棄疾率眾起義,歸宋抗金,而党懷英則留而事金,從此分道揚鑣。在金“應舉不得志,遂脫略世務,放浪山水間,簟瓢屢空,晏如也”。大定十年(1170)中進士,調任莒州軍事判官,後累遷汝陰縣尹、國史院編修官、應奉翰林文字、翰林侍制,兼同修國史。大定二十九年(1189),與郝俁參與《遼史》刊修。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升直學士,擔任國子祭酒。時增修曲阜宣聖廟,奉聖命撰碑文。後遷侍講學士、翰林學士等職,深受歷任君主賞識,為當時金朝文壇領袖。
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欲告老,未準,改任泰寧軍節度使,他為政崇尚寬簡,深得人心。次年再次召為翰林學士承旨。泰和元年(1201)受詔編修遼史,泰和四年(1204)8月,金朝廷命其寫了“泰和重寶”,鑄於錢幣上,其字筆圓潤老到,線條流動,柔中寓剛,灑脫透逸,後人以“金泰和”而美稱之,是錢幣遺產中的珍品。衛紹王大安三年(1211)逝世,逝世後埋葬於山東泰安奉符城(今山東省泰安市高新區西旺村)党家林,建有党懷英墓地,文革被破壞,現僅存石人、石馬、石羊等埋於村東,主墓已不知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