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包恢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號宏齋,宋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刑部尚書。以廉吏,政績顯著著稱,同時他也是文學批評家。► 94篇詩文

生平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號宏齋,宋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刑部尚書。包恢生於書香門第,其父包揚、伯父包約、叔父包遜一起先求學於陸九淵,後又從朱熹遊學。包恢從小聰明好學,博覽群書,通經熟史。曾在父輩學堂為那些門下學子講釋《大學》,其雄才宏辯,將孟子學說的要旨闡發得恰到好處,使百餘名學子無不驚羨,父輩也讚嘆不已。宋嘉定十三年(1220)中進士。初任金溪、光澤主簿,建寧府學教授,監府翼軍,招募地方豪紳成立武裝,討平唐石之亂有功,改任沿海制置司乾官、宗正寺主簿、台州(今浙江臨海)、臨安府(今杭州)通判、台州知府。在台州任上,有一妖僧盤居山中,自稱“活佛”,裝神弄鬼,愚弄鄉民,擾亂民風。包恢得知後,將其捉拿法辦,為當地除了一害。後在建寧府時,又多次破除迷信,懲治妖僧,處置借饑荒之機大肆敲詐士民、受取不義之財的奸吏,政聲顯著。由廣東轉運使升大理寺卿,提點浙西刑獄,不久任隆興府知府兼江西轉運使。景定初(1260年左右),任禮部侍郎、中書舍人。因其“守法奉公,其心如水”,改任刑部侍郎、華文閣直學士,知平江(今蘇州)府兼發運。此時有劣紳強奪民田,反誣士民抗租。包恢上疏陳明始末,使豪強得到懲治,田歸原主。鹹淳二年(1266)五月,升為刑部尚書、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封南城縣侯。四年,為資政殿學士。時年87歲,臨終時告誡親人要節儉辦喪。度宗聞其遺表,甚為嘆息,將他比作程顥、程頤,贈少保、謚“文肅”,並送銀絹五百資辦喪事。 有《敝帚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敝帚稿略》八卷。事見《桐江集》卷三《讀包宏齋敝帚集跋》,《宋史》卷四二一有傳。包恢,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

包恢的詩文

水調歌頭(三月初三)

宋代包恢

羽觴隨曲水,佳氣溢雙清。真賢瑞世,恰與真聖日同生。出侍紅雲一朵,出按皇華六轡,特地福吾閩。底是長生籙,八郡詠歌聲。
奏天子,傾義廩,濟饑民。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卻恐紫泥有詔,社稷重臣事業,非晚觀岩宸。來歲這般節,宣勸玉堂人。

酬袁守方秋崖遺寶帶橋詩以雇我老非題柱客各

宋代包恢

乾易以知險,履坦期同躋。
誓彼不復地,一笑駟馬題。

趙宗判請游岩溪

宋代包恢

三山來由北岩溪,三十里近何崛奇。
地辟天開幾千期,神藏鬼秘人莫窺。
竹溪黃溪何派支,太白子厚名始垂。
未知此溪發其誰,河潢自天磐石資。
含霜奪日森旌麾,岩電銀海增雙輝。
出千古秘此一時,潭間歸來為發揮。
寶藏驟興福所希,溪宜有靈潛自嗤。
非公遇我我遇伊,昔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