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藻
林藻,生卒不詳,字緯乾,莆田人。唐貞元七年(791)應試《珠還合浦賦》,辭彩過人,受到主考官杜黃裳的賞識,認為他“有神助”,終得進士及第,官至嶺南節度副使。林藻與其胞弟林蘊都以善書聞名,成為唐德宗貞元時期名書法家和文學家。林藻的書法學顏真卿,尤擅長於行書,極得智永遺法,筆意蕭疏古淡,意韻深古,其書作雜於魏晉書法藝林之中;難辨真偽。► 6篇詩文
生平
生卒年均不詳,約唐順宗永貞中前後在世。少負奇志,乃與歐陽詹刻意文學。閩人云“歐陽獨步、藻蘊橫行”貞元七年(公元七九一年)登進士第,試珠還合浦賦,敘珠去來之意,人謂其有神助。累遷殿中侍御史。官至嶺南節度副使。藻著有詩集一卷,《文獻通考》傳於世
。
林藻是莆田古代文人走向中原大地的精英,其文學、書法聲名早已傾滿朝野,宋徽宗趙佶親自編錄欽定的《宣和書譜》二十卷,以及明代陶宗儀傾畢生心血編輯的書法典籍《書史會要》都給予林藻《深慰帖》極高的評價。《宣和書譜》評:“有唐三百年,書者特盛,雖至經生輩(從專職抄繕經書者),其落筆亦自可觀(值得觀看)。蓋唐人書學,自太宗(李世民)建弘文館為教養之地,一時習尚為盛,至後之學者,隨其所學而各有成就,如(林)藻之於智永(南朝書法家、王羲之七世孫)是也。”中國書法至魏晉時大變,尤其以晉人變偏鋒為主的漢八分和秦隸為今隸(楷書)更具雄渾厚重,行書則輕重疾徐粗細變化,顯得雋秀透飛,南朝自劉裕代晉,歷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社會漸穩定、經濟趨繁榮,朝野上下以擅長書法為榮耀,其時,山陰(浙江)永欣寺僧智永學王羲之而得法,“一字之出可直(價值)五萬”。莆田林氏九牧之林藻,胸有大志,敏而好學,早年與歐陽詹創建“福平書堂”於紫霄山下,後徒步入京應試,唐德宗貞元七年(791)考中進士第三名。《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稱:“莆田人登進士第,自藻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