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後)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並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234篇詩文
作品
張可久存世作品現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數量為有元之冠,為元代傳世散曲最多的作家,占現存全元散曲的五分之一,其個人作品占朝代作品總量的比例之高,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在元代220多位作家中,有散曲集傳世的只有張養浩、喬吉和張可久三人,但其他兩人都是在臨死前或死後才刊行於世。而張可久不僅在元代已有四本散曲集傳世(鍾嗣成《靈鬼簿》記載,“有《今樂府》盛行於世,又有《吳鹽》、《蘇堤漁唱》”,另有胡存善編《小山樂府》),在元曲選集《陽春白雪》和《樂府群英》中,張可久入選的作品也是最多的。這說明他的作品在元代已獲得了廣泛的歡迎,甚至連元武宗在皇宮賞月時也令宮女傳唱他的散曲。
散曲集有《小山樂府》、《張小山小令》、《張小山北曲聯樂府》等版本傳世。
明朝朱權在其《太和正音譜》中稱張可久為“詞林之宗匠”,稱“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明李開先則稱“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社”。
生平
人生坎坷,生平事跡不詳,浙江慶原路(路治今浙江寧波)人。曾多次做路吏這樣的下級官吏,後以路吏轉首領官(以上見曹楝亭本《錄鬼簿》)。錢惟善《江月松風集》中有《送張小山之桐廬典史》詩,可知其又曾為桐廬典史。至正初年七十餘,尚為崑山幕僚(見李祁《雲陽集·跋賀元忠遺墨卷後》),至正八年(一三四八)猶在世。一生懷才不遇,時官時隱,曾漫遊江南之名勝古蹟,足跡遍及江蘇、浙江、安徽、湖南一帶,晚年隱居在杭州一帶。成就
最為多產的散曲大家
張畢生致力於詞曲的創作,是元代最為多產的散曲大家,也是元曲的集大成者之一,其在世時便享有盛譽。其作品風格多樣“或詠自然風光、或述頹放生活、或為酬作、或寫閨情”,是元代散曲中“清麗派”的代表作家。其散曲,元世已有《今樂府》、《蘇堤漁唱》、《吳鹽》三種行於世(見曹本《錄鬼簿》),且胡正臣子胡存善已編有《小山樂府》(同上)。今存散曲,據隋樹森《全元散曲》所輯,共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數九套,其數量為元人之冠。小山亦能詩,見於《元詩選》癸集,然以散曲盛稱於世。元·高栻《雙調·殿前歡《題小山蘇堤漁唱》稱其“才華壓盡香奩句,字字清殊”,“價等連城玉,名重《長門賦》”;大食惟寅《雙調·燕引雛》《奉寄小山先輩》稱其“聲傳南國,名播中州”。明·賈仲明補《錄鬼簿》輓詞,稱“照耀乾坤《今樂府》,《蘇堤漁唱》文相助,又《吳鹽》余意續”,“荊山玉,合浦珠,壓倒群儒”(天一閣本《錄鬼簿》)。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瑤天笙鶴”,又稱“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有不吃煙火食氣,真可謂不羈之才;若被太華之仙風,招蓬萊之海月,誠詞林之宗匠也,當以九方皋之眼相之”。明·李開先序喬吉、張可久二家小令,謂“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王驥德《曲律》則辯云:“李則(王)實甫,杜則(馬)東籬,始當;喬、張,蓋長吉、義山之流”。清·劉熙載《藝概》稱喬、張“兩家固同一騷雅,不落俳語,惟張尤翛然獨遠耳”。今人或有以為小山曲風雅麗,其曲作有“不脫詞境”、“詞曲間幾乎一致”者,但亦肯定“小山一人造境,亦散曲中清華一派之所由立也”(任訥《曲諧》)。
部分作品如〔慶東原〕《和馬致遠先輩韻》等抒發窮通無定,世態炎涼的感慨;〔賣花聲〕《懷古》等曲寫百姓的痛苦和世道的險惡。這類作品充滿憤世嫉俗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黑白顛倒、賢愚不分的現實。他的小山散曲的又一內容是嚮往歸隱,描寫歸隱生活中的情景。“依松澗,結草廬,讀書聲翠微深處。”張可久結交的多為官員和文人,生活面比較狹窄,作品內容不夠廣闊,不少唱和之作,顯得平庸。雖有憤懣和不滿,但仍表現出一種“怨而不怒”的色彩。張可久是元代散曲清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曲的藝術特點是:講究格律音韻;著力於鍊字鍊句,對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運用詩、詞作法,講究蘊藉工麗,而且常常熔鑄詩詞名句佳句,藉以入於典雅。其作品多為欣賞山光水色,抒寫個人情懷和應酬懷古之作。作品表現了閒適散逸的情趣,同時吸收了詩詞的聲律,句法及辭藻到散曲中,形成一種清麗而不失自然的風格。明清以來頗為文人推重。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譽之為“詞林之宗匠”。享譽當時,是一代曲風轉捩的關鍵人物。元散曲前期創作崇尚自然真率,後期則追求清麗雅正。張可久的創作實踐在曲風轉變中起了重要作用。其散曲在後期被視為典範。
地位
張可久早年與馬致遠、盧摯、貫雲石有交往,曾互相作曲唱和。而他的散曲里涉及的是隱居和遊蕩的江湖生活,正如他自己所形象概括的“半紙虛名,萬里修程”[上小樓《春思》]。
張可久長期為吏的身世,對他的創作很有影響。生活的坎坷使他抑鬱悲傷,嚮往歸隱。因此,描寫歸隱生活的景和情在作品中就顯得多一些。“歸隱”雖然是一個傳統題材,而對張可久來說,有其特殊的、深切的思想內涵:他一生奔波於宦海,到70歲尚任小吏“崑山縣幕僚”;80歲還任“監稅松源”,有不得已的苦衷……他結交的多為官員和文人,因此生活面比較狹窄,作品內容不夠廣闊。他有不少唱和之作,不論在思想上或藝術上都顯得平庸;同時他的社會地位和經歷,又決定了他的生活態度比較順從,雖有憤懣和不平,都表現一種“怨而不怒”的色彩。
張可久在散曲史上居有重要地位。元代前期,散曲家時尚自然真率,後期追求清麗雅正。張可久在這劃時代轉變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力求脫離散曲原有的白描的特色而入於雅正,以豐富多彩而又清麗的風格,自成元代散曲鮮花中的奇葩。《錄鬼簿》把張可久列入“方今才人相知者”一類。他專攻散曲,特别致力於小令,能得樂府遺妙。
張可久的散曲作品,當時即已集成。據隋樹森《全元散曲》所輯,共存小令855首,套數9篇,占元散曲的五分之一。著有《吳鹽》、《蘇堤漁唱》、《小山北曲樂府》等散曲集,又有天一閣本《小山樂府》共六卷。
張可久是元代散曲“清麗派”的代表,被譽為“詞林之宗匠”。清代詩論家劉熙載推崇他為“曲家翹楚”。他的散曲主要的藝術特點是:講究格律音韻,著力於鍛字鍊句,對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詩詞作法,籍以入於典雅。許光治說他“儷辭追樂府之工,散句擷唐宋之秀”(《江山風月情·自序》)。李開仙《小山小令序》評小山樂府,謂如瑤天笙鶴,有不食煙火氣,可稱之為“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