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
阮籍(210~263),三國魏詩人。字嗣宗。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謹慎避禍的態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 19篇詩文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阮籍的父親阮瑀,字元瑜,“建安七子”之一,是當時著名的詩人和散文家,曾經做過曹操的司空軍謀祭酒,掌管記室,後為倉曹椽屬。阮籍的族父阮武,也是阮籍的族兄,是位學問淵博,通達之士,是阮籍的知己兼老師。阮籍還有一個哥哥和妹妹,哥哥名叫阮熙,做過武都太守,他的兒子就是與阮籍同入竹林的阮鹹,阮籍的妹妹史書上少有記載,故不知其名。阮籍有一子一女,子名渾,字長成,女不知其名。
少年時期
阮籍,出生於漢建安十五年(210),三歲喪父,由母親把他撫養長大。父親死後,家境清苦,阮籍勤學而成才,天賦秉異,八歲就能寫文章,終日彈琴長嘯。在他少年時期好學不倦,酷愛研習儒家的詩書,同時也表現為下慕榮利富貴,以道德高尚、樂天安貧的古代賢者為效法榜樣的志趣。阮籍在習文的同時還兼習武,其《詠懷詩》寫到:“少年學擊劍,妙技過曲城”。阮籍性格孤僻,輕盪,大約在十六七歲時,有一次隨其叔父阮熙到東郡,充州刺史王昶與他相見時,他“終日不開一言”,王昶“自以為不能測”。
籍在政治上有濟世之志,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正始時期
當時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鬥,政局十分險惡。正始三年(242)左右,當時任太尉之職的蔣濟聽說阮籍“俊而淑悅,為志高”,於是詢問椽屬王默,王默予以確認。之後,蔣濟準備證辟阮籍做自己的椽屬。阮籍聽到訊息,就寫了一封《奏記》,親自送到洛陽城外的都亭,請吏卒轉呈蔣濟。《奏記》中說自己才疏學淺,出生卑微,難堪重任。婉言表示謝絕。蔣濟原先擔心阮籍不會應辟,後來得知他已到都亭,誤以為他已應命,其《奏記》中所說的不過是口頭上的客套話,所以很是高興,於是派人去迎他,不想阮籍已經回去了。蔣濟非常生氣,遷怒於王默。王默很是害怕,只好寫信勸說阮籍。阮籍的鄉黨親屬也都來勸喻,他不好再推託,勉強就任,但是不久即告病辭歸。這是阮籍一生中的第一次出仕,這次出仕顯然帶有某種被迫的性質。
正始八年(247)前後,阮籍與王戎的父親同時任尚書郎。阮籍病免尚書郎之後不久,又受曹爽的徵辟,招為參軍,阮籍婉言拒絕之。這是阮籍第二次出仕。(註:關於阮籍是否擔任曹爽的參軍,史書上有不同的記載,《晉書·阮籍傳》的記載為:“及曹爽輔政,召為參軍。籍因以疾辭,屏于田里。”即阮籍沒有做曹爽的參軍。但《三國志·魏書·王粲傳》注引《魏氏春秋》寫到“後為尚書郎,曹爽參軍。”這裡參照《晉書》上面的記載。)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於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心懷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於是他採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
竹林時期
正始之後,阮籍與嵇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鹹諸人,共為“竹林之遊”,史稱他們為“竹林七賢”。當今學術界通常把竹林七賢的學術思想活動時間稱為“竹林時期”。
正始十年(249)四月改元嘉平,阮籍時年恰四十歲,阮籍做了司馬懿的從事中郎。嘉平三年(251)是司馬懿卒後,阮籍又做了司馬師的從事中郎,他擔任此職一直到嘉平六年(254)。嘉平六年,即正元元年(254),高貴鄉公曹髦即帝位之後,司馬師為了籠絡人心,大肆封官晉爵,阮籍也被賜為關內侯、徙官散騎常侍。第二年,即正元二年(255),司馬師在討伐丘儉、文欽時,因患目病而卒于軍中。司馬師之後,由其弟司馬昭繼任大將軍、錄尚書事。可能就在這年,阮籍主動向司馬昭請求到東平任職,司馬昭很爽快地答應了,然而阮籍在東平任上只十餘日就回來了。阮籍從東平返回京師洛陽後,馬上又作了司馬昭的從事中郎。他擔任此職的時間大概只有一年左右。甘露元年(256),也即正元三年(六月改元甘露),阮籍請求作步兵校尉。步兵校尉一職,雖然是中央政府的屬官,但下像散騎常侍那樣與皇帝有親近的關係;雖然是武職,但又下執兵權,不會給司馬氏造成壓力,引起司馬氏的猜忌。阮籍擔任此官職時間最長,所以後世通常稱之為“阮步兵”。
鍾會是司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問阮籍對時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辦法獲免。司馬昭本人也曾數次同他談話,試探他的政見,他總是以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來應付過去,使司馬昭不得不說“阮嗣宗至慎”。司馬昭還想與阮籍聯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無法進行。
景元四年(263)十月,司馬昭被晉封位晉公,位相國,加九錫,這是司馬昭正式實施其篡權的重要一步。按照例行公事,由曹魏傀儡皇帝曹奐下詔加封晉爵,司馬氏謙讓一番,然後再由公卿大臣當時阮籍擔任步兵校尉之職,也被受命執筆,但阮籍依舊喝酒,等到使者來催稿時,阮籍只好帶酒擬稿塞責。
阮籍死於景元四年(263)冬,也就是在他寫了《勸進表》之後的一二個月,享年五十四歲。
紀念地址
阮籍嘯台
一陂春水一荒台,魏晉風流杳難追。欲覓阮蹤成一慟,嘯聲孤起我徘徊。
這是一位遊客在阮籍嘯台前寫下的詩句。穿過尉氏縣縣城東部的一條小巷,可以看到一汪清水陪伴著那個孤傲靈魂身影的土台,那汪清水是尉氏人所稱的東湖。這的確有些符合阮籍的性格,也符合尉氏“嘯台清風”之景的記載。
據記載,阮籍嘯台原“高15丈,闊2丈,有層3楹”,在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和民國四年(1915年)曾多次重修,可惜在日寇進犯尉氏時被毀。而今,阮籍嘯台看來更像一座土堆,或者是遺落在鬧市中的土崗,其上雜樹叢生,有遊人經常攀登的小徑。登上去,放目遠眺,陽光燦爛,東湖之上波光粼粼,令人不禁浮想聯翩,回想起阮籍的那個年代。
眾所周知,曹魏、司馬兩個政權推行的都是血腥味十足的極權統治。統治者用強硬的手段御下,製造黨錮之禍來對付士人,士人們只好以柔制剛,用喝酒、佯狂等手段與當權者作頑強而堅定的鬥爭,於是便有了風韻脫俗、才情過人的“竹林七賢”。“竹林七賢”灑脫不羈的風度讓後人景仰,而其代表人物——阮籍,更是令人為之折服。有人甚至這樣評價:魏晉時代失去了阮籍,整個時代將會黯然失色;有了阮籍,魏晉時代才能讓人神思遐往,不停追逐。
阮籍嗜烈酒、善彈琴,喝酒彈琴往往復長嘯,得意時忽忘形骸,甚至即刻睡去,可謂“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所謂的嘯,就是撮著嘴吹口哨。在古時候,嘯是一種音樂,有專門的樂章,可惜早已失傳。據《世說新語·棲逸》記載:阮籍吹的口哨可以傳幾百步遠。一次,阮籍去拜訪隱居在蘇門山中的孫登。他向孫登提出了很多問題,可孫登冷漠如冰,連眼珠子都不動一下。阮籍無奈,就乾脆對著孫登吹起了口哨,這下孫登開了尊口:“請再來一次。”阮籍再次長嘯,然後就下山了。到了半山腰,山谷中忽然迴蕩起優美的嘯聲,原來是孫登在長嘯不已,以示與阮籍志同。受到孫登嘯聲的感染,阮籍寫出了著名的《大人先生傳》。
據了解,後人十分尊重阮籍,蘇軾等名人曾經登嘯台賦詩。如今,阮籍嘯台已成為尉氏縣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深圳建錦繡中華景觀時曾來函索要阮籍嘯台的照片,該古蹟現已載入《中華歷代名人名勝典》。福建阮姓人士已建議在尉氏召開世界阮姓聯誼會,百餘名各界知名人士已聯合倡議舉民力重修阮籍嘯台。可見,阮籍嘯台的開發不僅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而且可以促進尉氏乃至開封的開放和經濟發展。
阮籍墓
阮籍墓共有兩處,一為阮籍墓遺址,在河南開封市尉氏縣縣城東南15公里的小陳鄉阮莊村。清朝乾隆年間,大學士阮元曾書墓碑,碑高2.3米,寬0.65米,厚0.26米,正中鐫刻“魏關人候散騎常侍嗣宗阮君之墓”14個隸書大字,左邊鐫刻“大清嘉慶十二年欽差兵部侍郎兼河南巡撫”,右邊鐫刻“提督軍門實授浙江巡撫古尉氏阮元敬書”,下體38個字。其筆法矜持莊重,波磔分明,是尉氏縣所存隸書碑刻中最好的。墓地原來有祠宇,可惜被黃水淹沒,祠毀墓淤。1986年,阮氏族人集資建了新墳塋。
一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城內西南角花盝北崗21號四十三中學內,此為衣冠冢。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建。現有墓冢,墓碑。碑為清光緒二十四(1898年)年立。1981年經整修,下以青灰色磚砌成,上覆封土堆,通高約1.85米,呈圓錐形,底徑約5.3米。1982年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金陵瑣志九種·鳳麓小志》:“山旁有阮步兵籍墓。明萬曆間,李昭掘得石碣,有‘晉賢阮’三字已。又得半段曰‘籍之墓’,因以為步兵葬於此。籍生長中原而埋骨江左,意者南渡之際舉族東遷,輿櫬以至與。”顧文瑗《瓦官古蹟考》名其地為阮生里。如今在四十三中學的校園內。
廣武山
廣武山在今河南滎陽東北,山上有城,是為廣武城,城分東西,中隔一澗。為當年劉邦、項羽對峙處。
據《滎澤縣誌》載,廣武山“山勢自河邊陡起,由北而南,綿亘不斷……峰巒尖秀,峭拔數十丈,朝霞暮煙,變態萬狀”。廣武山歷來為古代的交通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廣武山上有一條由南向東北的巨壑,歷史上稱為“廣武澗”,這裡是楚漢相爭的古戰場。公元前203年,漢軍趁項羽東擊各地之機,出兵奪取成皋,後屯兵廣武,阻楚西進。楚王項羽急忙率兵西來,亦屯兵廣武,和漢軍隔澗對壘,兩軍在此連番爭奪,相持數月,最終因楚軍缺糧,軍心渙散,加上韓信也出兵擊楚,項羽被迫與漢約和,以“鴻溝”(即“廣武澗”)為界中分天下。
阮籍登廣武山觀楚漢戰場時,嘆道“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實為登勝跡而懷古,借古諷今!
後世影響
五言詩
阮籍是建安以來第一個全力創作五言詩的人,其《詠懷詩》把八十二首五言詩連在一起,編成一部龐大的組詩,並塑造了一個悲憤詩人的藝術形象,這本身就是一個極有意義的創舉,一個顯著的成就,在五言詩的發展史上奠定了基礎,開創了新的境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後世作家產生了重大影響。如晉左思、張載、陶潛(《飲酒》),南北朝劉宋的鮑照,北周的庾信,唐陳子昂(《感遇》),李白(《古風》)等人詩篇都是以抒情言志,廣泛涉及現實生活,具有深厚思想內容的五言長詩,無不是對阮籍《詠懷詩》的繼承和發展。
阮籍的《詠懷詩》或隱晦寓意,或直抒心跡,表現了詩人深沉的人生悲哀,充滿濃郁的哀傷情調和生命意識,無不給人以“陶性靈,發幽思”的人生啟悟。阮籍的詩形象得展現了魏晉之際一代知識分子痛苦、抗爭、苦悶、絕望的心路歷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認識價值。對五言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創造了抒情組詩的阮籍的《詠懷詩》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美學情調出現在中國詩壇上,當時就引起了強烈反響。阮籍之後,詩人爭先仿效其作,影響極為深廣。後人給予“憂時憫亂,興寄無端,而駿放之致,沉摯之詞,誠足以睥睨八荒,牢籠萬有”的極高評價,是當之無愧的新形式,開後代左思《詠史》組詩,陶淵明《飲酒》組詩的先河。
對曹雪芹
研究阮籍其人、其詩,難免讓人想到《紅樓夢》——阮籍的狷狂痴態、朦朧的詩篇、如履薄凍的處境以及對心理平衡的艱難追求等,都可以在《紅樓夢》中找到影子。這難道僅僅是偶然現象嗎其實,若論阮籍與《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之間的聯繫,也並非毫無緣由。
首先,曹雪芹傾慕阮籍。曹雪芹字“夢阮”(另說號“夢阮”),這“阮”應指阮籍。周汝昌先生曾指出:“‘夢阮’之一別號的背後可能暗示著曹雪芹對阮籍的夢想是並非泛泛的。”(《曹雪芹小傳》百花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這裡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可能性。另外,曹雪芹的好友敦誠“步兵白眼向人斜”(《贈曹雪芹》)的詩句,用阮籍(世稱阮步兵)青白眼的軼事來稱讚曹雪芹不肯隨波逐流的傲世態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友人的贈詩揭示了曹雪芹與阮籍相似的才情和心境。
其次,曹氏與阮氏在歷史上有親緣關係。曹雪芹曾被比做魏武之子孫,敦誠曾寫道:“少陵昔贈曹將軍,曾曰魏武之子孫。君又無乃將軍後,於今環堵蓬蒿屯。……愛君詩筆有奇氣,直追昌谷破籬樊。……”(《寄懷曹雪芹》)詩中“奇氣”的評價頗為傳神,建安曹植“骨氣奇高、詞采華茂”(鍾嶸《詩品》),到了《紅樓夢》,的確體現出“文採風流今尚存”(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了。漢魏之際,曹氏與阮氏關係密切,阮籍之父阮瑀是曹氏父子身邊的文官,父死之後,阮籍仍受曹氏的關懷。當然,曹雪芹“夢阮”不僅因為某種親緣關係,更重要的還在於阮籍是他心靈的知者、行為的楷模。
紅樓夢的影響
此外,《紅樓夢》的朦朧意境與阮籍的《詠懷》詩很相似。阮籍的詩朦朧曲折,僅“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兩句,就有三種以上的解釋,至今難以定論。《紅樓夢》書中也曾提到阮詩,黛玉教導香菱學詩時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瞭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裡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這裡談到了“阮”,足見作者對阮籍的重視。不過,這段話還隱含了一個問題:中國詩史上,從魏晉南北朝到唐代,從詩佛、詩聖、詩仙、陶、謝、庾、鮑、阮籍、嵇康,再上溯到建安時代,便數三曹七子了。而《紅樓夢》中只提了一個在當時年輩較小、存詩較少的應瑒來代表建安作家,對才高八斗的子建、開一代文風的曹操和首倡“詩賦欲麗”的曹丕都故意避諱,恐怕是弦外有音的。“鄴下才人應有恨,山陽殘笛不堪聞。”從敦誠《挽曹雪芹》的詩句中可見,曹雪芹不僅世襲了建安曹氏的風骨,也承繼了正始詩人含蓄曲折的風格。書中象這樣閃爍其辭者不計其數,“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與其說《紅樓夢》在寫作上頗具匠心,不如說它象阮籍撲朔迷離的《詠懷》詩一樣煞費苦心。
阮籍與曹雪芹之間的諸多聯繫,增強了筆者比較研究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下面將通過四個相似點具體分析阮籍對《紅樓夢》的影響。
(一) 時人多謂痴阮籍與《紅樓夢》中的寶玉形象都有“痴”的特徵。《晉書·阮籍傳》:“容貌瑰傑,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時人多謂之痴。”《紅樓夢》的篇頭詩即是“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而描繪寶玉的《西江月》詞云:“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曹雪芹“痴”的自述以及對寶玉“似傻如狂”形象的塑造,都與阮籍的“時人多謂痴”酷似,不僅形似,而且神似。相似點是他們的“痴”都由於和“時人”不同。
阮籍和《紅樓夢》中的寶玉都曾經被統治者所重視——阮籍受過當時持掌朝廷大權的司馬昭的關心和庇護,司馬氏甚至用聯姻來拉攏他。(參見《晉書·阮籍傳》和《晉書·何曾傳》)寶玉也深得賈府至尊賈母的寵愛,其實,賈政對他的嚴厲也是一種望子成龍的愛。然而,得到當權者關愛的前提是他們必須順服。正因為他們不安於頭上那片庇蔭,他們才成了“多餘人”。不是現實社會要拋棄他們,是他們在摒棄黑暗社會。他們都很孤獨,但那是一種走在時代前列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孤獨。大凡歷史先行者每每以痴狂的反常形態為當時世俗所不容,阮籍與《紅樓夢》中的寶玉即是兩個典例。
阮籍的放達形象常被視為魏晉風度的化身,他曾創造過一醉六十天不醒的醉酒記錄,然而他的神志卻始終是清醒的。正始時期,由於阮籍的影響,阮氏家族以清談聞名。阮籍之侄阮鹹因放達也被列入竹林七賢,阮籍的兒子阮渾也想效仿,卻遭到了阮籍的反對。他之所以阻止兒子放浪縱恣,“蓋以渾(阮渾)未識己之所以為達了。”(戴逵《竹林七賢論》)他擔心兒子只知其表不解其里,自己的狷狂中蘊含著老莊玄學的思想積澱,埋藏著愁腸百轉的世事憂苦,其精神實質是難以效仿的。險惡的現實迫使他不得不將靈與肉分開,形醉而神不醉。(見拙作《阮籍現象的文化意蘊》,《求是學刊》1996年3期)《紅樓夢》中的寶玉形象,從行為到精神幾乎也構成了魏晉風度,透過他與阮籍的相似點,我們不難體會出寶玉“似傻如狂”的疾呆外表下面所蘊藏的深邃思想。
如果進一步從同中求異,相比之下,賈寶玉對“古今仕途經濟道路的否定”(張錦池《究竟是回歸,還是叛逆——〈紅樓夢〉與〈儒林外史〉社會觀念的比較研究》,《紅樓夢學刊》1996年2期)比阮籍單純的對曹魏政權的失望、對司馬氏統治的反抗,意義更為深刻。阮籍否定的是個別的(魏晉之交)黑暗年代之下的入仕之路,而《紅樓夢》是對所有封建仕途經濟道路的否定。所以後者的痴、狂在阮籍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更富有精神價值了。
(二)誰雲玉石同?
阮籍《詠懷》第五十四首:“誰雲玉石同?淚下不可禁。”黃節《阮步兵詠懷詩注》:“楚辭九章曰:‘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黨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王逸注曰:‘賢愚雜廁。’”阮籍在此傾訴了對賢、愚不分的現實的不滿。也可曲折地理解為玉石縱殊,同於灰燼的無奈。
阮詩此句可以引發對《紅樓夢》中玉、石意蘊的思考。關於《紅樓夢》的主旨從玉還是從石的問題,學術界多有爭論,而認為舍玉從石者較多,筆者曾撰文論及。(《〈紅樓夢〉對水、石意象的拓展》,《紅樓夢學刊》1996年3期)現在看來,對玉、石之爭的問題應該採取立體的視點:第一,在表層上,是棄玉從石,返樸歸真的。第二,在深層中,《紅樓夢》的作者在維護主人公外石內玉的品質。這“玉”的象徵意義不是金子般的貴重,而是清水一樣的高潔。《紅樓夢》中三個品性高潔的人物都以“玉”字為名,即寶玉、黛玉和妙玉。足見作者對玉並非持厭棄的態度,而是苦於不被理解,被與金銀銅臭歸為一族。作者真正厭棄的是“金玉良緣”。正因為寶玉的懷玉之質不被世人認識,世人真、假不辨,寶玉才名“假(賈)”實真,這是《紅樓夢》的辯證內蘊所在。
(三)終身履薄冰阮籍
《詠懷》第三十三首中描述的情景與《紅樓夢》中黛玉的處境相似。
阮籍和黛玉都是富於含蓄美的悲劇人物。“悲劇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對自己的受難負有責任。”(朱光潛《悲劇心理學》第80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版)阮籍和黛玉的悲劇除客觀環境外,也是他們自身的性格悲劇。內向的性格和隱曲的處世方式導致了其悲劇的加劇。黃節評阮籍這首詩時說:“‘終身履薄冰’,所以昭其慎與!”(《阮步兵詠懷詩注》)阮籍處世之“慎”(曾被司馬昭稱為“天下之至慎者”)也體現在他《詠懷》詩的創作上,其朦朧曲折的風格,造成“百代之下,難以情測”(李善注《文選》)的藝術效果。林黛玉雖然才思敏捷、伶牙俐齒,但在與寶玉的愛情婚姻問題上,卻從不直吐心曲。她只在詩中悲嘆:“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識秋心?”與阮籍的“誰知我心焦?”、“辛酸誰語哉!”等詩句如出一轍。“古未有兒女之情日以淚洗面者,古亦未有兒女之情而終身竟不著一字者,古未有兒女之情而知心小婢言不與私者。”(清·西園主人《紅樓夢論辯·林黛玉論》,《紅樓夢卷》第1冊)的確,黛玉熟讀《西廂記》,卻不曾借紅娘牽線。阮籍“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鍾嶸《詩品》),黛玉更甚之,她追求那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詩品》)的境界。
在阮籍與黛玉的人生悲劇中,性格是重要因素,但環境的污濁也是不容忽視的,他們的言行都表現為不合流俗。阮籍之所以如履薄冰,是因為他不肯隨波逐流。試想,司馬氏給他許多次高就的機會(如聯姻等),他都消極反抗,所以艱難地保全他的名節。黛玉追求“質本潔來還潔去”,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從不逢迎權勢,以致於把賈母喜愛她這一良好的機會都漸漸喪失了。曹雪芹的人生理想很多都反映在黛玉形象上,“她不僅對賈寶玉的那些崇尚自然、追求個性自由的表現默然相契,而且從不勸他去投身舉業,走‘仕途經濟’的封建道路。”(蔣和森《紅樓夢引論》,載《紅樓夢學刊》1996年4期)黛玉與阮籍相似,也反映出曹雪芹對阮籍人格、詩境的傾慕。
(四)求仁自得仁
阮籍《詠懷》第十三首的詩尾寫道:“求仁自得仁,豈復嘆咨嗟?”《紅樓夢》戚序本存一條脂(硯齋)評云:“所謂‘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夫!”
《論語·述而》:“子貢曰:‘伯夷、叔齊何人也?’子曰:‘古之聖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阮籍詩和脂評都典出《論語》,意蘊也很相似。
阮籍此詩結尾的前兩句是“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整體詩意是說,無論是李斯、蘇秦,還是伯夷、叔齊都死得其所。李斯輔秦、蘇秦輔六國,後有東門之悔、車裂之殃,都殺身而死;伯夷、叔齊,身為商臣,不食周粟,守節而死。他們或出為顯宦,或隱遁深山,都遂其心愿,故死而無憾。這是阮籍所嚮往的。魏晉之際,司馬氏為篡奪魏政權,一方面殺人如麻,一方面拉攏名士;前者使國人“道路以目”,後者企圖樹立幾個投降歸順的樣板以警世人。所以,擺在魏晉人士面前的兩條路——仕與隱都充滿鮮血。唯一能讓人心理平衡的途徑就是遂其心志。這一點,嵇康在拒絕山濤推舉他做官時談得更清楚:“堯舜之君世,許由之岩棲,子房之佐漢,接輿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數君,可謂能遂其志者也。”(《與山巨源絕交書》)
《紅樓夢》從言情的角度而論,就是在追求一種愛我所愛,無怨無悔的理想境界。脂評為《紅樓夢》一書補充了這一意旨:“而絳珠之淚,偏偏不因離恨而落,為惜其石而落。可見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計的為之惜乎!所以絳珠之淚,至死不乾,萬苦不怨,所謂‘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夫!”這是一種以“惜”為基礎的“通靈”的情感現象。《紅樓夢》打破了它以前的作品中“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以身相許”、“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等以婚姻為最終歸宿的傳統模式,對“情”進行了新的詮釋。
“現實中的愛情多半是失敗的,不是敗於難成眷屬的無奈,就是敗於終成眷屬的厭倦。然而,無奈留下了永久的懷戀,厭倦激起了常新的追求,這又未嘗不是愛情本身的成功。說到底,愛情是超越於成敗的。愛情是人生最美麗的夢,你能說你做了一個成功的夢或失敗的夢嗎?”(周國平《人與永恆》第22頁,上海人民出版1988年3月版)《紅樓夢》也是一個夢,寶黛愛情是夢中之夢,這個夢的結局是超越成敗、超越離合的。脂硯齋這段評語是對曹雪芹小說的補充和點化,是對《紅樓夢》中寶黛愛情的升華,道出了黛玉淚盡而逝的美學價值。
從阮籍“求仁而得仁”的詩句抽繹出的魏晉士人“遂其志”的理想追求,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了《紅樓夢》的悲劇美。寶玉和黛玉彼此在精神上“求仁而得仁”、各“遂其志”,的確再沒有什麼值得嗟嘆和悲怨的了。這應該屬於一種審美意義上的“大團圓”。
軼事典故
醉酒避親
司馬昭為了拉攏阮籍,就想和阮籍結為親家,阮籍為了躲避這門親事開始每天拚命地喝酒,每天都是酩酊大醉,不醒人事,一連60天,天天如此,那個奉命前來提親的人根本就沒法向他開口,最後,只好回稟司馬昭,司馬昭無可奈何地說:“唉,算了,這個醉鬼,由他去吧!” (詳見《晉書·阮籍傳》)
青白眼
阮籍不經常說話,卻常常用眼睛當道具,用“白眼”、“青眼”看人。對待討厭的人,用白眼;對待喜歡的人,用青眼。 據說,他的母親去世之後,嵇康的哥哥嵇喜來致哀,但因為嵇喜是在朝為官的人,也就是阮籍眼中的禮法之士,於是他也不管守喪期間應有的禮節,就給嵇喜一個大白眼;後來嵇康帶著酒、夾著琴來,他便大喜,馬上由白眼轉為青眼。
蔑視禮法
阮籍好酒,他家旁邊就是酒店,女主人是個年輕漂亮的小媳婦。阮籍常和王戎去吃酒,醉了就若無其事地躺在人家旁邊睡著了,根本不避嫌。那家的丈夫也不認為他有什麼不軌的行為。魏晉時期,男女授受不親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阮籍全不放在眼裡。一次,他嫂子要回娘家,阮籍不僅為嫂子餞行,還特地送她上路。面對旁人的閒話、非議,阮籍說:“禮法難道是為我輩設的嗎?”
阮籍遭喪母
阮籍為母親服喪期間,在晉文王(司馬昭)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司隸校尉何曾也在座,他對文王說:“您正在以孝治國,而阮籍卻在母喪期間出席您的宴會,喝酒吃肉,應該把他流放到偏遠的地方,以正風俗教化。”文王說:“嗣宗如此悲傷消沉,你不能分擔他的憂愁,為什麼還這樣說呢?況且服喪時有病,可以喝酒吃肉,這也是符合喪禮的呀!”阮籍依舊在喝酒吃肉,神色自若。
文學特點
詠懷詩
阮籍的《詠懷詩》通過不同的寫作技巧如比興、象徵、寄託、借古諷今、借景抒情,和形象塑造等,形成了一種“悲憤哀怨,隱晦曲折”的詩風。比興和形象塑造是《詠懷詩》最重要的藝術手法。
《詠懷詩》注重鍊字,看似語言樸素,不事雕琢,其實意境旨遠,用詞貼切。
阮籍《詠懷詩》的意旨,如同鍾峽所說:“厥旨淵放,歸趣難求”(《詩品》)。《詠懷詩》的思想內容非常複雜而廣泛,但突出的是對生命短促、人生無常的感傷和對現實的無法忘懷,以及由此所產生的一種憂愁焦慮的情緒。
論說文
阮籍的論說文,都是闡述其哲學觀念的,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如《通老論》、《達莊論》、《通易論》、《樂論》等。這些論說文,都是採用“答客問”的辯難式寫法,主人公則是“阮子”、“阮先生”或“先生”所以讀者從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為自己塑造的玄學家形象。文章注重結構上的邏輯層次,一般都首尾照應,論證逐層深入,善於作抽象的、本質的分析,體現了魏晉時期思辯方式的進步。它們的語言風格比較樸素凝重,不尚華飾,稍有駢化的痕跡。
同時阮籍在其作品中流露出較濃厚的仙隱思想,如《大人先生傳》。但是卻無輕鬆閒適,飄然輕舉的內容,而是充滿苦悶,哀傷和孤獨的情懷,這是由當時的形式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