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梁伯謙

梁辰魚(約)字伯龍,號少白、仇池外史。曾作《紅線女》等雜劇,但以《浣紗記》傳奇最著名。此外還寫過《遠遊稿》、《江東白薴》等。梁辰魚是利用崑腔來寫作戲曲的創始者和權威,因其作品的膾炙人口,無形中給予崑腔傳布很大的助力。從元末到魏良輔時期,崑腔還只停留在清唱階段,到了梁辰魚,崑腔才煥發舞台的生命力,這是梁辰魚在中國戲劇史上的重大貢獻。► 0篇詩文

戲劇創作

梁辰魚的傳奇《浣紗記》,取材於春秋時代吳越興亡的故事。首出《家門》云:“看今古浣紗新記﹐舊名吳越春秋”,可見此劇系依據名為《吳越春秋》的舊本改編而成。《錄鬼簿》著錄的元雜劇有《進西施》(關漢卿作)和《越王嘗膽》(宮天挺作),劇本已佚。梁辰魚曾“考訂元劇,自翻新調,作《江東白薴》、《浣紗》諸曲”(《梅花草堂筆談》)。他的作品可能吸收了元雜劇的成果。《浣紗記》的情節比史書上的記載和有關的歷史傳說更加豐富。如開頭寫范蠡與西施在薴蘿西村的溪水邊相遇並相愛﹐西施贈范蠡一縷溪紗作為定情之物。後越國為吳國所敗,范蠡以國事為重,勸說西施到吳國去。臨別時將溪紗分開﹐二人各持一半。末尾寫滅吳之後二人在太湖舟中成婚,又取出溪紗﹐一同泛海而去。這些情節有助於塑造范蠡和西施兩個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愛國者的形像。以二人的愛情故事和一縷溪紗貫串全劇始終,也使結構更加完整。劇本還著重批判了夫差的沉湎酒色、不辨忠奸,以及伯嚭的卑鄙貪婪、阿諛諂媚,而對含冤死去的正直有遠見的伍子胥則深表同情,這類描寫在明代中葉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浣紗記》是第一部用改革後的崑山腔編寫的劇本,正如朱彝尊所說:“傳奇家曲,別本弋陽子弟可以改調歌之,惟《浣紗》不能,固是詞家老手。”(《靜志居話》卷十四)該劇內容充實,辭藻華贍,“羅織富麗,局面甚大”(呂天成《曲品》),上演後受到普遍的歡迎,對推廣崑山腔起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成為崑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梁辰魚的雜劇《紅線女》,是根據唐代袁郊的文言小說《紅線》改編而成的。劇本主人公紅線雖然身份低微,但學識廣博,武藝超群,膽大心細。她隻身潛入魏博節度使戒備森嚴的住宅,盜走床頭金盒,使一向飛揚跋扈的節度使田承嗣魂飛膽落,不敢向鄰境發動不義之戰。祁彪佳稱此劇“工美之至﹐已幾於金相玉質矣”(《遠山堂劇品》),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梁辰魚還作有詩歌和散曲,但與他的戲劇創作相比,遠為遜色。

今存著作﹐除《浣紗記》﹑《紅線女》外﹐尚有詩集《梁國子生集》﹑散曲集《江東白薴》﹐據記載他還作有《江東廿一史彈詞》和傳奇《鴛鴦記》﹐雜劇《紅綃》﹐詩集《伯龍詩》﹑《遠遊稿》﹐均已失傳。

梁伯謙的詩文

六湖塘見春雁

元代梁伯謙

蘼蕪綠長香簇簇,雙雁忘機相對浴。東風何事不歸飛,應念江南春草綠。

燕山密雪正茫茫,況有桃花水滿塘。畢竟不如歸去好,楚雲湘雨是他鄉。

冬夜送譚甥淵還甘山以鼓吹續編詩為首句

元代梁伯謙

碧雲紅樹動離情,酒盡宵分送客行。桂棹蘭橈隨綠水,板橋霜月映寒燈。

休誇此日朱顏好,只恐重逢白髮生。明日到家從所適,草堂花木足華榮。

別後寄澄江先生

元代梁伯謙

晚來江水正流澌,恰似東風送別離。白屋半間應有分,青山千里不勝思。

穿林月色生愁況,撲野螢燈照鬢絲。此際寂寥吟興少,竹窗空倚雁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