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薛時雨

薛時雨,字慰農,一字澍生,晚號桑根老農。安徽全椒人。鹹豐三年(1853)進士。官杭州知府,兼督糧道,代行布政、按察兩司事。著有《藤香館集》,附詞二種:《西湖櫓唱》、《江舟欸乃》。台灣第一巡撫劉銘傳親家。► 2篇詩文

馮雲山

馮雲山

馮雲山(1822年~1852年),又名乙龍,號紹光。廣東花縣(今屬廣州市)禾落地村人。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龍川縣石灰窯村。自幼喜讀經史、天文、地理,曾參加科舉考試,後在村中設館授徒,以塾師為業。後為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領袖之一,官封南王,七千歲。► 1篇詩文

董以寧

董以寧(約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後在世),字文友,武進(今江蘇省武進市)人,清代初期詩人。性豪邁慷慨,喜交遊,重然諾。明末為諸生。少明敏,為古文詩歌數十萬言,尤工填詞,聲譽蔚然。與鄒只謨齊名,時稱“鄒董”。又與陳維崧及只謨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誼堂集》和《蓉度詞》。其中《蓉度詞》中大量的“艷體詞”作品又尤為學界所爭議。► 2篇詩文

彭孫遹

彭孫遹

彭孫遹(yù)(1631—1700)清初官員、詞人,與王士禎齊名,時號“彭王”。字駿孫,號羨門,又號金粟山人,浙江海鹽武原鎮人。彭孫貽從弟,順治十六年進士。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科第一,授編修。歷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學士,為《明史》總裁。詩工整和諧,以五、七言律為長,近於唐代的劉長卿。詞工小令,多香艷之作,有“吹氣如蘭彭十郎”之稱。著有《南往集》、《延露詞》。► 3篇詩文

龔翔麟

龔翔麟

龔翔麟(1658—1733)清代藏書家、文學家。字天石,號蘅圃,又號稼村,晚號田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年中順天鄉試乙榜。由工部主事累遷御史,有直聲,致仕歸。工詞,與朱彝尊等合稱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詩稿》、《紅藕莊詞》。► 2篇詩文

宋徵輿

宋徵輿(公元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六七年)字直方,一字轅文,江蘇華亭人。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卒於清聖祖康熙六年,年五十歲。順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徵輿為諸生時,與陳子龍、李雯等倡幾社,以古學相砥礪,故所作以博瞻見長,《四庫全書提要》云: “徵輿為諸生時,與陳子龍、李雯等以古學相砥礪,所作以博贍見長,其才氣睥睨一世 ,而精練不及子龍 ,故聲譽亦稍亞之雲。”有《林屋文稿》十六卷,詩稿十四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2篇詩文

凌廷堪

凌廷堪

凌廷堪(1755-1809),字仲子,一字次仲。安徽歙縣人。少賦異稟,讀書一目十行,年幼家貧,凌廷堪弱冠之年方才開始讀書。稍長,工詩及駢散文,兼為長短句。仰慕其同鄉江永、戴震學術,於是究心於經史。乾隆五十四年(1790)應江南鄉試中舉,次年中進士,例授知縣,自請改為教職,入選寧國府學教授。之後因其母喪到徽州,曾一度主講敬亭、紫陽二書院,後因阮元聘請,為其子常生之師。晚年下肢癱瘓,畢力著述十餘年。► 1篇詩文

吳綺

吳綺(1619~1694) 清代詞人。字園次,一字丰南,號綺園,又號聽翁。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順治十一年(1645)貢生、薦授弘文院中書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選司員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風力,尚風節,饒風雅,時人稱之為"三風太守"。後失官,再未出仕。► 2篇詩文

洪秀全

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1864年5月26日或1864年5月24日也有可能),是太平天國以宗教名義發動民變的領袖,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嘉應州。洪秀全以一鄉村塾師走上武裝鬥爭道路,領導了規模空前的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7篇詩文

董士錫

董士錫

董士錫,清朝嘉慶年間人,字晉卿,一字損甫,籍貫江蘇武進。副榜貢生,候選直隸州州判。幼從大母受《孝經》章句,及就外傅讀諸經史,悉能通解。年十六,從兩舅氏張皋文、宛鄰游,承其指授,古文賦詩詞皆精妙,而所受虞仲翔《易》義尤精。顧家貧,非客游無以為養。館於張古餘、阮芸台、方茶山、洪石農諸處,率名公卿也。所著《齊物論齋集》二十三卷,內《古賦》二卷,包世臣至推為獨絕往代。並殫心陰陽五行家言,溯原於《易》,成《遁甲因是錄》二卷。尚有《遁甲通變錄》、《形氣正宗》等稿藏於家。► 3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