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韓延之

北魏南陽堵陽人,字顯宗。仕晉為平西府錄事參軍。劉裕伐司馬休之,致書密招,延之復書嚴辭拒之。又以劉裕父名翹,字顯宗,遂以“顯宗”為己字,名子曰翹,以示不臣劉氏。後奔姚興,復入魏。明元帝以為武牢鎮將,封魯陽侯。► 1篇詩文

沈慶之

(386—465)南朝宋吳興武康人,字弘先。不識字,少以勇聞,有謀略,善用兵。文帝、孝武帝年間,參與鎮壓江沔蠻族起事,平定宋皇室內部叛亂。歷任建威將軍、南兗州刺史、鎮北大將軍、侍中、太尉等職,封始興郡公。在婁湖廣置室宇田產,奴僮千計。前廢帝永光元年,請開錢禁,許民私鑄。致錢質更劣,千錢長不滿三寸,有“鵝眼錢”、“綖環錢”等名目,斗米竟值萬錢。後為前廢帝所殺。► 1篇詩文

劉義隆

劉義隆

劉義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即宋文帝(424年-453年在位),小字車兒,中國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第三子,宋少帝劉義符之弟,母文章太后胡道安。初封宜都王,歷任前將軍、鎮西將軍等職,元嘉元年(424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號“元嘉”。元嘉三十年(453年),劉義隆被太子劉劭弒殺。時年四十七歲,諡號文皇帝,廟號太祖。► 3篇詩文

陸玠

(540—576)南朝陳吳郡人,字潤玉。好學能屬文。舉秀才,對策高第。袁樞薦諸文帝,超授衡陽王文學,直天保殿學士。陳宣帝太建初,為長沙王記室。陳叔寶(後主)在東宮,征為管記,除中舍人。後以疾失明還鄉。有集。► 1篇詩文

陸瑜

陳吳郡吳人,字乾玉。陸琰弟。少篤學,美詞藻。曾師事周弘正學《老子》、《莊子》,又從僧滔受《成實論》。州舉秀才,為安成王行參軍,遷東宮學士。宣帝太建中,累遷太子洗馬、中舍人。奉皇太子命抄撰子集,未就而卒,年四十四。► 3篇詩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費昶

南朝梁江夏人。鄉里稱其才,善為樂府,又作鼓吹曲,梁武帝以為才意新拔,賜絹十匹。► 17篇詩文

蔡凝

蔡凝,字子居,濟陽考城人。陳朝官員,歷任寧遠將軍、尚書吏部侍郎、黃門侍郎、吏部尚書等職位。改任信威晉熙王府長史,鬱悶不得志,陳朝亡,入隋朝,半路上病亡,時年四十七歲。► 1篇詩文

楊侃

楊侃(488-531年),字士業,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南北朝時北魏大臣,侍中楊播之子。頗愛琴書,尤好計畫,襲爵華陰伯。機敏有才幹,揚州刺史長孫稚請為錄事參軍。從平蕭寶夤叛亂有功,除冠軍將軍、東雍州刺史,轉岐州刺史。歷任度支尚書、給事黃門侍郎,官至衛將軍、金紫光祿大夫、侍中,封濟北郡公,助力孝莊帝斬殺爾朱榮。普泰元年,為爾朱天光害於長安,時年四十四。太昌年間,贈使持節、都督秦夏二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秦州刺史,歸葬華陰祖塋。► 4篇詩文

鮑泉

鮑泉,字潤岳,東海人也。父幾,字景玄。家貧,以母老詣吏部尚書王亮乾祿,亮一見嗟賞,舉為舂陵令。後為明山賓所薦,為太常丞。以外兄傅昭為太常,依制緦服不得相臨,改為尚書郎,終於湘東王諮議參軍。► 9篇詩文

鮑至

鮑至,東海人。湘東王蕭繹的五佐正之一。隨府在雍州,與庾肩吾、劉孝威、江伯搖、孔敬通、申子悅、徐防、徐摛、王囿、孔鑠等十人“抄撰眾籍,豐其果饌”,號為“高齋學士”。有詩作流傳於世。► 2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