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576)南朝陳吳郡人,字潤玉。好學能屬文。舉秀才,對策高第。袁樞薦諸文帝,超授衡陽王文學,直天保殿學士。陳宣帝太建初,為長沙王記室。陳叔寶(後主)在東宮,征為管記,除中舍人。後以疾失明還鄉。有集。► 1篇詩文
(386—465)南朝宋吳興武康人,字弘先。不識字,少以勇聞,有謀略,善用兵。文帝、孝武帝年間,參與鎮壓江沔蠻族起事,平定宋皇室內部叛亂。歷任建威將軍、南兗州刺史、鎮北大將軍、侍中、太尉等職,封始興郡公。在婁湖廣置室宇田產,奴僮千計。前廢帝永光元年,請開錢禁,許民私鑄。致錢質更劣,千錢長不滿三寸,有“鵝眼錢”、“綖環錢”等名目,斗米竟值萬錢。後為前廢帝所殺。► 1篇詩文
劉義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即宋文帝(424年-453年在位),小字車兒,中國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第三子,宋少帝劉義符之弟,母文章太后胡道安。初封宜都王,歷任前將軍、鎮西將軍等職,元嘉元年(424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號“元嘉”。元嘉三十年(453年),劉義隆被太子劉劭弒殺。時年四十七歲,諡號文皇帝,廟號太祖。► 3篇詩文
(492—536)南朝梁琅邪臨沂人,字威明。王騫子。好學有口辯。州舉秀才,郡迎主簿。起家秘書郎,襲封南昌縣侯。梁武帝敕與殷鈞等同侍東宮,俱為昭明太子所禮。中大通二年,為吳郡太守,不附權貴,為權貴所讒。官至太子中庶子。有《續漢書》注、文集。已佚。► 2篇詩文
南朝齊吳郡吳人,字叔明。陸子真子。清介正立,不雜交遊。州舉秀才,歷諸府行參軍。以母老還家侍養,十餘年不仕。蕭道成(齊高帝)輔政,除尚書殿中郎。撰答詔草,為道成所賞,引為太傅東閤祭酒。入齊,遷太子洗馬、歷輔五政,治身清肅。官至輔國將軍、南兗州刺史。卒年六十二。► 1篇詩文
沈君攸,一作沈君游,吳興(今屬浙江)人。後梁時官至散騎常侍。博學,善文辭,尤工詩。今存五、七、雜言詩計十首,長於寫景,音律和諧。其《採蓮曲》、《賦得臨水》、《同陸廷尉驚早蟬》詩已逼似唐人五律;《薄暮動弦歌》、《桂楫泛河中》更露七言排律端倪。原有文集十三卷,已佚。► 10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