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才
名不詳。進士。生平無考。《全唐詩逸》收詩2句,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千載佳句》卷下。► 1篇詩文
王璘
唐長沙人。詞學富贍。應日試萬言科,請十書吏,口授十書吏書之,未亭午,已就七千言。路岩遣吏召之,不往,岩奏廢萬言科。後放浪山水而終。► 1篇詩文
陸羽
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4篇詩文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孫鹹
南唐時人。能預知災異,又善為詩。後主開寶初,題詩於廬山九天使者廟,有“秦淮兩岸沙埋骨,湓浦千家血染塵”之句。數年後宋師滅南唐,人謂其言皆應驗。後卒於南昌。事跡見《詩話總龜》卷三二引《拾遺》。《全唐詩》存詩1首。► 1篇詩文
崔績
崔績(550—618年),字祖睿,博陵(今定州)人。主要著作有《區宇圖志》、《小苑春望宮池柳色》等。七歲時就能撰寫文章。隋文帝開皇初年,秦孝王推薦他參加“射策”考試,得中第一。任協律郎,因母去世而離職。後被徵召為河南王和豫章王的侍讀,每隔日往來於二王的府邸。河南王改封晉王后,他轉任記室參軍,晉王府的文書大多出自他的手筆。隋煬帝大業初年,他與眾儒生撰寫《區宇圖志》。遼東之戰時,任鷹揚長史,奉詔作《東征記》。後改任越王長史。當時山左一帶盜賊蜂起,煬帝命他前往高陽國從事招撫工作,有八百多人都自首歸順。後宇文化及殺死了隋煬帝,朝廷想任命他為著作郎,他稱病不受,病逝途中。► 1篇詩文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伊璠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初困場屋,赴舉十年,方於懿宗鹹通四年(863)登進士第。曾為涇陽縣令。黃巢起兵,被俘,後逃出,與其家相失,夜至藍關,為猛獸所搏食。事跡見《太平廣記》卷一五八、《唐詩紀事》卷七〇。《全唐詩》存詩1首。► 1篇詩文
渾惟明
生卒年、字里不詳。玄宗天寶末為永王李璘部將。肅宗至德元載(756)十二月,隨李璘趨廣陵。次年初,率兵攻吳郡採訪使李希言,兵敗後奔江寧。事跡見《舊唐書·永王璘傳》。敦煌遺書伯三六一九錄存渾惟明詩4首。《全唐詩續拾》據之收入。► 2篇詩文
王濯
王濯,唐詩人。高宗韶興二十九年(一一五九),以直敷文閣知閬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八二)。三十年,擢成都府路提點刑獄(同上書卷一八六)。► 4篇詩文
崔鶯鶯
崔鶯鶯,小說、戲劇中的人物,生於河北博陵,最早出現於唐代元稹的小說《鶯鶯傳》,《鶯鶯傳》描寫的是張生對崔氏始亂終棄的故事,文章的最後說“崔氏小名鶯鶯”,元稹的《鶯鶯傳》為後代西廂故事之祖,金代董解元在《鶯鶯傳》基礎上作《西廂記諸宮調》,把張生對鶯鶯始亂終棄的事改編成張崔二人自由戀愛的故事,元代王實甫又在《西廂記諸宮調》的基礎上作雜劇《西廂記》,王實甫的《西廂記》文詞優美,人物形象塑造生動,遂使西廂故事廣為流傳,作為主角的崔鶯鶯也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3篇詩文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