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蔡如苹

蔡如苹,字塵野,順德人。諸生。有《鹿野詩鈔》。► 0篇詩文

蔡升元

蔡升元(1652——1722)浙江德清人。字方麓,號征元。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狀元。康熙四十三年,蔡升元被提拔為內閣學士。康熙六十年,告老還鄉,又一年,卒於鄉里。蔡升元官至禮部尚書而終。► 0篇詩文

蔡時豫

(1695—1746)清四川崇寧人,字立齋,一字粒齋,又字笠齋。舉人。雍正間官貴州鎮遠知縣,為政精明。遷古州同知。善文章,有集。► 0篇詩文

蔡世遠

蔡世遠

蔡世遠(1682~1733年),字聞之,號梁村。清漳浦縣人。因世居漳浦梁山,學者稱之為“梁山先生”。蔡世遠生於世代書香之家,是宋代理學家蔡元鼎的後裔;祖父蔡而熤,是明代重臣、著名學者黃道周的學生;父親蔡璧,拔貢生,任羅源縣教諭,後受福建巡撫張伯行之聘主持福州鰲峰書院。► 0篇詩文

蔡壽祺

蔡壽祺

蔡壽祺,原名殿濟,字梅盦(一作楳菴),江西德化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同治四年(1865年)二月以翰林院編修署日講官。因彈劾恭親王被即行革職,勒令回籍。蔡壽祺革職後,仍然逗留京師,從此潦倒,五十多歲就鬚髮皆白。有《夢綠草堂詩鈔》。► 0篇詩文

蔡書升

字廷彥,江南長洲人。官成縣知縣,改通政司經歷。► 0篇詩文

蔡添福

蔡添福(1869~1936),字實奇,亦曰石奇,又號植祈,別署卐華市隱。艋舺人(今台北萬華)。生性和易,喜結交忘年友。清季赴縣試,詩題為〈桐遇知音已半焦〉,忘書一字而落第。學識頗豐,最解理義。現有蔡氏詩作即據《台灣新報》、《台灣日日新報》、《三六九小報》、《詩報》,及黃臥松編《鳴鼓集》、賴子清編《台灣詩海》、曾笑雲編《東寧擊缽吟前集》等編輯校錄。► 0篇詩文

蔡廷蘭

蔡廷蘭(1801~1859),字香祖,號郁圓,學者稱秋園先生,澎湖人。幼穎異,十三歲補弟子員,屢試第一,深得澎湖蔣鏞欣賞,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進士。蔡廷蘭詩工古體,文善四六。曾佐通判蔣鏞纂《澎湖續編》。光緒四年(1878)金門林豪為之集成《惕園古近體詩》二卷,駢體文、雜著各若干卷。《惕園古近體詩》今未見,以下據蔣鏞《澎湖續編》、林豪《澎湖廳志》、連橫《台灣詩乘》、賴子清《台灣詩醇》、彭國棟《廣台灣詩乘》、陳漢光《台灣詩錄》、許成章《高雄市古今詩詞選》編校、增補之。(江寶釵撰)► 0篇詩文

蔡珽

蔡珽(?—1743)字若璞,號禹功,別號無動居士,又號松山季子,漢軍正白旗人。康熙三十六年進士,歷官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吏部、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和正白旗漢軍都統,署直隸總督。雍正初年曾賑直隸災荒以印券給貧民,以工代賑,屢被參劾免官。雍正五年(1727)判斬監侯。乾隆八年卒。有《守素堂詩集》等。► 0篇詩文

蔡婉羅

字仙季,太倉人,汪梅坡室。有《蔗閣詩餘》。► 0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