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張殷衡

生平不詳。《全唐詩逸》收詩2句,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千載佳句》卷下。► 1篇詩文

沈頌

沈頌,生卒年不詳,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玄宗朝,官無錫尉。《全唐詩》存詩六首。► 6篇詩文

王仁裕

王仁裕

王仁裕,生於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邦(天水市秦城區)人的王仁裕(字德葷),正處於唐末這樣一個大分裂的時代。公元905年的秦州,處於攻殺鳳翔節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節度使並且自封為“隴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貞的天地,這時王仁裕二十六歲,為李茂貞屬下秦州節度使李繼祟幕僚——秦州 節度判官。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後唐、後晉、後漢為官,官及翰林學士、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時也開始了他勤勉治學、賦詩作文的創作歷程, “有詩萬餘首,勒成百卷”(《舊五代史·王仁裕傳》)。► 17篇詩文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334篇詩文

許三畏

僖宗時進士。余均不詳。《全唐詩》存詩1首。► 1篇詩文

吉師老

吉師老,男,中晚唐間在世。生平不詳,詩人。► 5篇詩文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房孺復

房孺復,房琯子,河南偃師人。少黠慧,年七八歲,即粗解綴文,親黨奇之。稍長,狂疏傲慢,任情縱慾。年二十,淮南節度陳少游闢為從事,多招陰陽巫覡,令揚言已過三十必為宰相。德宗幸奉天,包佶掌賦於揚州,少游將抑奪之。佶聞而奔出,少遊方遣人劫佶令回,孺復請行,會佶已過江南,乃還。及少游卒,浙西節度韓滉又辟入幕。其長兄宗偃先貶官嶺下而卒,及喪柩到揚州,孺復未嘗吊。貞元十三年九月卒,時年四十二。► 1篇詩文

歐陽炯

歐陽炯

(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後蜀任職為中書舍人。據《宣和畫譜》載,他事孟昶時歷任翰林學士、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隨孟昶降宋後,授為散騎常侍,工詩文,特別長於詞,又善長笛,是花間派重要作家。► 47篇詩文

徐惠

徐惠

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長城人(今長興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生於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時便才華出眾。唐太宗聽說後,將她納為才人。後被封為婕妤,接著又升為充容。貞觀末年,唐太宗頻起征伐、廣修宮殿。徐惠上疏極諫,剖析常年征伐、大興土木之害。唐太宗認可了她的看法並對她厚加賞賜。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藥,又作七言詩和連珠以示愛慕。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二十四,被追封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5篇詩文

劉駕

劉駕,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後在世)字司南,江東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鹹通中前後在世。與曹鄴友善,俱工古風。鄴先及第,不忍先歸,待於長安。辛文房稱其“詩多比興含蓄,體無定規,興盡即止,為時所宗。”(《唐才子傳》卷七)其詩較有社會內容,如《反賈客樂》反映農民疾苦,《有感》抨擊邊將腐化,《棄婦》表現對被遺棄婦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較好的作品。《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有詩集一卷,《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事跡見其《唐樂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傳》卷七。《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 80篇詩文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