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廖燕

廖燕

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異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學家,因一介布衣,既無顯赫身世,又乏賢達奧援,所以生前死後,均少人知。待道光年間,阮元主修《廣東通志》,其集已難尋覓。他一生潦倒,在文學上卻頗有成就。► 1篇詩文

陳恭尹

陳恭尹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龍山鄉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2篇詩文

項聖謨

項聖謨

項聖謨(1597年—1658年),字逸,後字孔彰,號易庵,別號甚多,有子璋、子毗、胥山樵、胥樵、古胥山樵人、兔鳴叟、蓮塘居士、松濤散仙、大酉山人、存存居士、煙波釣徒、狂吟客、鴛湖釣叟、逸叟、不夜樓中士、醉瘋人、煙雨樓邊釣鼇客等,浙江嘉興人。項聖謨自幼精研古代書畫名作,曾由秀才舉薦為國子監太學生,但不求仕進,沉心於書畫,山水、人物、花鳥無一不精。早學文徵明,後追宋人用筆之嚴謹,兼取元人韻致。項聖謨亦精書法,善賦詩。著有《朗雲堂集》、《清河草堂集》、《歷代畫家姓氏考》、《墨君題語》。► 1篇詩文

徐珂

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縣(今杭州市)人。光緒年間(1889年)舉人。後任商務印書館編輯。參加南社。曾擔任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時的幕僚,不久離去。1901年在上海擔任了《外交報》、《東方雜誌》的編輯,1911年,接管《東方雜誌》的“雜纂部”。與潘仕成、王晉卿、王輯塘、冒鶴亭等友好。編有《清稗類鈔》、《歷代白話詩選》、《古今詞選集評》等。► 1篇詩文

郭恭

郭恭,中國清朝官員,廣東三水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舉人。嘉慶五年(1800年)接替吳球擔任台灣府嘉義縣知縣。掌管今嘉義、雲林一帶政事。► 1篇詩文

阮元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雲台、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先後任禮部、兵部、戶部、工部侍郎,山東、浙江學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撫及漕運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雲貴總督等職。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體仁閣大學士,太傅,諡號文達。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1篇詩文

符曾

符曾

符曾(1688—1760)清代浙派著名代表詩人。字幼魯,號藥林,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監生。著有詩集《賞雨茆屋小稿》,有仁和吳氏刻本流傳,亦査慎行作序,序中引虞邵庵之言譽之為“性其完也,情其通也,學其資也,才其能也,氣其充也,識其決也,性情子所自具矣”、又著有《春鳧小稿》及《半春唱和詩》,(均清史列傳)並行於世。► 1篇詩文

金人瑞

金人瑞

金人瑞一般指金聖歎。金聖歎(1608.4.17—1661.8.7)名采,字若采。明亡後改名人瑞,字聖嘆,別號鯤鵬散士,自稱泐庵法師。明末清初蘇州吳縣人,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明末諸生出身,為人狂傲有奇氣。金聖歎的主要成就在於文學批評,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及杜甫諸家唐詩都有評點。他乩降才女葉小鸞,寫下動人篇章,成為江南士人佳話,亦為曹雪芹構思和創作《紅樓夢》的素材之一。金聖歎提高通俗文學的地位,提出“六才子書”之說,使小說戲曲與傳統經傳詩歌並駕齊驅,受推崇為中國白話文學運動的先驅,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篇詩文

曾樸

曾樸

曾樸(1872~1935)中國清末民初小說家,出版家。家譜載名為朴華,初字太朴,改字孟朴(曾孟朴),又字小木、籀齋,號銘珊,筆名東亞病夫。江蘇常熟人,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近代文學家、出版家。► 1篇詩文

宋湘

宋湘

宋湘(1757~1826)字煥襄,號芷灣,廣東嘉應州(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清代中葉著名的詩人、書法家、教育家,政聲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貧寒,受家庭影響勤奮讀書,年輕時便在詩及楹聯創作中展露頭角,被稱為“嶺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傳》中稱“粵詩惟湘為巨”。► 10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