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二首
宋代:包恢
洞要窮源入莫閒,初頭底事做成山。
開先水獨為乾始,判後山方立地間。
氣濁下流泥作土,滓堅中結石成關。
奇哉故跡皆堪驗,何日重來更共攀。
再和二首
宋代:包恢
石為雲蓋上垂旒,水和冰壺一擊球。
似筍反生懸碧玉,如簪倒插掛青瑠。
外猶虎踞風回嘯,內若龍蟠氣轉幽。
尚想初時開闢意,何時更共爾游休。
贈饒仲信靜鏡
宋代:包恢
乾不一動,靜專動直。
坤不一靜,靜翕動辟。
艮不一止,動靜以時。
本體如是,偏主則非。
惟學初機,貴以靜入。
以至終養,貴以靜羽。
本體既然,動靜一如。
乾坤合德,無二無餘。
心為天君,尊無倫比。
聖賢言心,初無認擬。
心比於鏡,佛說云然。
乾不一動,靜專動直。
坤不一靜,靜翕動辟。
艮不一止,動靜以時。
本體如是,偏主則非。
惟學初機,貴以靜入。
以至終養,貴以靜羽。
本體既然,動靜一如。
乾坤合德,無二無餘。
心為天君,尊無倫比。
聖賢言心,初無認擬。
心比於鏡,佛說云然。
鏡雖有光,孰擬心天。
鏡光則死,心光則活。
活則不滯,死則不豁。
佛法寂滅,匪乾匪坤。
若複本心,非彼能昏。
人以欲動,非動之性。
所以貴靜,自動自靜。
其道光明,無物可並。
以省盡倫,是為全人。
眼高四海,至此乃真。
▲贈寫神丘照堂
宋代:包恢
嘗觀孝子圖,畫子事母事。
聞君畫最工,事母孝亦至。
人稱汝畫奇,未知事母慈。
我今為拈出,欲以勵孝思。
畫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
方寸不可亂,昭昭在心明。
畫到精一處,人人定相如。
但疑心本一,奚為面差殊。
我心猶赤子,我貌極老衰。
君雖欲畫我,
嘗觀孝子圖,畫子事母事。
聞君畫最工,事母孝亦至。
人稱汝畫奇,未知事母慈。
我今為拈出,欲以勵孝思。
畫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
方寸不可亂,昭昭在心明。
畫到精一處,人人定相如。
但疑心本一,奚為面差殊。
我心猶赤子,我貌極老衰。
君雖欲畫我,安能作嬰兒。
▲趙宗判請游岩溪
宋代:包恢
三山來由北岩溪,三十里近何崛奇。
地辟天開幾千期,神藏鬼秘人莫窺。
竹溪黃溪何派支,太白子厚名始垂。
未知此溪發其誰,河潢自天磐石資。
含霜奪日森旌麾,岩電銀海增雙輝。
出千古秘此一時,潭間歸來為發揮。
寶藏驟興福所希,溪宜有靈潛自嗤。
非公遇我我遇伊,昔無
三山來由北岩溪,三十里近何崛奇。
地辟天開幾千期,神藏鬼秘人莫窺。
竹溪黃溪何派支,太白子厚名始垂。
未知此溪發其誰,河潢自天磐石資。
含霜奪日森旌麾,岩電銀海增雙輝。
出千古秘此一時,潭間歸來為發揮。
寶藏驟興福所希,溪宜有靈潛自嗤。
非公遇我我遇伊,昔無今始有己知,宜為知己加護持。
成鼎可絕魅與魑,游騎可馳驥與騏。
兩山插天天猶低,如城夾地地莫巘。
混混中間流天池,往來深藏龍與螭。
巨石萬狀磊不羈,奇木萬種名莫推。
始度石樑堂少棲,方見主人心遠而。
此身恍在何天涯,非人間世如驚疑。
須臾緩步行委蛇,雙龍之淵氣杳微。
進前宿云云欲迷,疊嶂高張熊虎旗。
鳧潀石門互變移,翠密玉練冰雪飛,壁立萬仞文公題。
愈上愈高青雲齊,書堂屹立天然基。
如有千岩萬壑姿,一覽俱盡無纖遺,主人惠我何多為。
時方六月三伏期,但覺清冷生冰肌。
清境清賞何加茲,更醉似酒醇不醨。
飽水飽石渾不飢,更飽一德充肝脾。
大帥如古刺史規,溪變為好政可追。
仆如柳了有許疵,溪改為愚嘗自悲。
主人愛客忘尊卑,畏日與彼愛日暉。
洒然執熱清風吹,洗盡塵襟無毫釐。
主人昔年詠浴沂,盈科放海川之師。
源流素蓄萬頃陂,傅岩磻溪隱未宜。
高岡鳳合朝陽曦,猿鶴知主無催歸。
欲羨形容無好辭,斐然狂簡嗟非詩。
▲過峽山寺
宋代:包恢
庾嶺分來峙兩山,夾山成峽水成灣。上林下石森雙障,南海西江屹一關。
水若龍藏涵碧色,山如虎伏出蒼顏。人來人往消何許,誰似山長與水閒。
再和二首 其二
宋代:包恢
石為雲蓋上垂旒,水作冰壺一擊球。似筍反生懸碧玉,如簪倒插掛青琉。
外猶虎踞風回嘯,內若龍蟠氣轉幽。尚想初時開闢意,何時更共爾游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