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 其二
宋代:呂希純
何處元宵好,雙林宴坐僧。戒圓三五夜,心耀百千燈。
茅舍門常掩,繩床幾謾憑。世間娛樂事,一念不曾興。
呂希純
壽州人,字子進。呂希績弟。登進士第。為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歷官太常丞、權太常少卿。宣仁太后死,諫哲宗勿復新法。尋除中書舍人、同修國史。紹聖初出知亳州,為諫官劾元祐中附會呂大防、蘇轍,徙睦州、歸州。後貶金州居住,又責道州安置。徽宗即位,起知瀛州,改潁州。崇寧初,入元祐黨籍。卒年六十。► 27篇詩文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傷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