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明代:楊慎
蟬咽枝頭露,鳩摶樹杪風。窗窗涼意足,葉葉雨聲雄。
案對燈花喜,宵分簟色融。不知何水部,吟斷滴階中。
楊慎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1545篇詩文
寒食見梨花
明代:楊慎
寒食村藏寺,晴光水見沙。老僧閒貝葉,邀客看梨花。
塵外冰壺瑩,風前玉樹斜。洗妝猶待雨,春態倚雲霞。
重過華清宮
明代:楊慎
繡嶺仙人閣,華清玉女湯。山川猶氣象,台殿久荒涼。
暖水生煙霧,寒松受雪霜。碑文無歲月,螭首臥牛羊。
東望樓
明代:楊慎
男子志四方,焉能守一丘。壯遊輕萬里,逸跡淩九州。
撫時厭迫隘,胡為此淹留。越鄉悲南冠,騁望登東樓。
遙樹小如薺,連峰如波流。穹谷無足音,遠水無歸舟。
跳聽何所見,馳目空悠悠。海曲歌五噫,天末詠四愁。
崇山自興惻,曠野誰與儔。焉得雲螭駕,托乘從霄浮
男子志四方,焉能守一丘。壯遊輕萬里,逸跡淩九州。
撫時厭迫隘,胡為此淹留。越鄉悲南冠,騁望登東樓。
遙樹小如薺,連峰如波流。穹谷無足音,遠水無歸舟。
跳聽何所見,馳目空悠悠。海曲歌五噫,天末詠四愁。
崇山自興惻,曠野誰與儔。焉得雲螭駕,托乘從霄浮。▲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