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漏
明代:成鷲
群動寂以寂,此聲微更微。幽人一為聽,終夜獨披衣。
日月有代謝,風塵漸息機。永懷歸白社,無夢到黃扉。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馬山雜詠三十韻 其二十三
明代:成鷲
一般啼鳥兩般聲,半日濃陰半日晴。馬麥滿盤隨飲啄,雀羅當徑任縱橫。
閒身懶就三台舞,瘦骨那堪五鼎烹。何事不拋文字去,尚留夙習送餘生。
送伍秋農下山
明代:成鷲
微雲疏雨入天湖,野客追陪興不孤。豈有風雷迷大麓,漫隨龍象禮浮圖。
蓮花開日難為別,叢桂前期記得無。我且暫留君暫去,可堪離合在須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