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送僧義沖
宋代:樓鑰
一氣行太虛,流形紛不齊。
要之本無物,洞然無足疑。
梵志有至言,還我未生時。
燒了似不曾,亦有毛僧詞。
沖師名家子,少年習裘箕。
談吐霏木屑,落筆皆珠璣。
自稱十年來,不復念作詩。
空門坐枯禪,綺語知昨非。
聞之意已消,談笑到日西。
習氣終未盡,舊編還自攜。
秀句堪供佛,古作力可追。
愛玩不去手,未免成一痴。
又欲上西湖,駐錫來語離。
我生墮宿業,筆硯置藩籬。
拔擢困胃腎,未老神已疲。
幾欲焚故藁,要使心清夷。
君詩既不作,何不等棄之。
萬事都放下,一意探玄機。
語罷復自笑,無使高人知。
作詩固無用,參禪亦胡為。
勸人反自蹈,此紙何必揮。
不如兩俱忘,他時赤體歸。
樓鑰
樓鑰(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學家。字大防,又字啟伯,號攻媿主人,明州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樓璩的三子,有兄長樓鐊、樓錫,與袁方、袁燮師事王默、李鴻漸、李若訥、鄭鍔等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及第。歷官溫州教授,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隨舅父賀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謚宣獻。袁燮寫有行狀。有子樓淳、樓濛(早夭)、樓潚、樓治,皆以蔭入仕。歷官溫州教授、樂清知縣、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兼翰林侍講、資政殿學士、知太平州。 乾道間,以書狀官從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記敘途中所聞,成《北行日錄》。► 1248篇詩文
送勾熙載赴浙西鹽
宋代:陸九淵
平分浙江流,東境浮海角。
其民仰魚鹽,久已困征榷。
麥禾與桑麻,耕鋤到墝埆。
往歲比不登,場圃幾濯濯。
荒政勞廟謀,賑廩開數數。
飢羸不待飽,共感君澤渥。
仁哉覆育恩,所惡吏齷齪。
教詔彌諄諄,聽受只藐藐。
何知國與民,足己肆貪濁。
流離且未還,
平分浙江流,東境浮海角。
其民仰魚鹽,久已困征榷。
麥禾與桑麻,耕鋤到墝埆。
往歲比不登,場圃幾濯濯。
荒政勞廟謀,賑廩開數數。
飢羸不待飽,共感君澤渥。
仁哉覆育恩,所惡吏齷齪。
教詔彌諄諄,聽受只藐藐。
何知國與民,足己肆貪濁。
流離且未還,已復事椎剝。
按察殊未曾,聖主獨先覺。
重貽宵旰憂,顧盼求草犖。
君固岷峨英,懷抱富荊璞。
邇來奏對語,朝陽鳴鷟鸑。
鏘然歷帝聰,簡記諒已確。
外台適虛席,妙選出親擢。
此節豈輕受,委寄重山嶽。
除音九天下,眾論靡瑕駁。
攬轡首越山,青萍方在握。
送君無雜言,當不負所學。
▲送僧歸護國寺
宋代:魯宗道
倏來倏去本無心,舊國王家念正深。
猶喜大緣逢景運,不辭千里答嘉音。
人間話道經三伏,島外棲禪指二林。
留別皇都有新偈,苦將泡幻喻升沈。
讀史
宋代:陸文圭
魏延及楊儀,兩人蜀俊乂。
各懷專忌心,曲直竟誰在。
孔明惜其才,未嘗輒偏廢。
渭南反斾歸,師在千里外。
朝臣意左右,魏為楊所害。
楊亦不得死,晚用姜維輩。
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鄧艾。
艾復矜其功,受制於鍾會。
四人共一律,皆以專忌敗。
家國莫不然,
魏延及楊儀,兩人蜀俊乂。
各懷專忌心,曲直竟誰在。
孔明惜其才,未嘗輒偏廢。
渭南反斾歸,師在千里外。
朝臣意左右,魏為楊所害。
楊亦不得死,晚用姜維輩。
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鄧艾。
艾復矜其功,受制於鍾會。
四人共一律,皆以專忌敗。
家國莫不然,鳴呼可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