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道中二十二歲初度志感,時九月五日
清代:易順鼎
落拓少年場。吳鉤錦帶裝。嘆人生、苦戀他鄉。今夜鴻天燒燭了,能幾日,便重陽。
萬感比秋長。誰家正酒香。借東籬、自壽何妨。我與黃花同樣命,消受得,者般霜。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後,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台灣,幫助劉永福抗戰。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後在廣西。雲南、廣東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後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遊,袁世凱稱帝後,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後,縱情於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並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2篇詩文
浣溪紗 其六
清代:易順鼎
碧盡湘天古恨多。萬重明月萬重波。湘花顏色似湘娥。
桃葉江空愁讀曲,竹枝調若畏聞歌。湘人情性奈秋何。
南鄉子 雄溪九日
清代:易順鼎
人影瘦於秋。和雨和風共一樓。難得尊前開口笑,都休。
醉把黃花插滿頭。
佳節尚淹留。聽雁青篷昨夜舟。重向東籬尋舊夢,悠悠。
病蝶寒螿各自愁。
嵌頂莊沖寒晚歸
清代:林占梅
歷盡山隈復水隈,沿崖一徑尚崔巍。雲騰海嶠奔驕馬,風撼林扃怒吼雷。
受凍皴顏如著酒,沖寒禁口若銜枚。歸時未暇行裝卸,自撥紅爐煖綠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