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九首 其八
宋代:釋契嵩
松柏地之靈,草莽亦同茂。願得區域中,人心復純素。
蒼梧會稽陰,罔復有陵墓。六合無知音,青山有歸路。
人生惜朱顏,賢照長相顧。昨夜露華台,誰不怨秋暮。
釋契嵩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靈,自號潛子,欲姓李,藤州鐔津(今廣西藤縣)人。七歲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遊方天下。仁宗慶曆間居錢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獻所著《禪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詔付傳法院,並賜號明教。神宗熙寧五年六月卒於杭州靈隱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餘卷。今存《鐔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詩二卷。► 84篇詩文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宋代: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秋涼 一作:新涼)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傷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代: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溪橋 一作:溪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