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陰次公赴榮州學官
宋代:李流謙
撐腸萬卷不救飢,書生何苦攻書為。
如烹太牢飲醇酒,無此肝肺無由知。
陰侯把筆耕六籍,短檠熒熒照頭白。
又攜束書作官去,此生此債寧終極。
大州小州疲征輸,文書急急如罵奴。
家無二頃歸未可,泮宮水冷樂有餘。
使君喜士比金玉,知子姓名吾所屬。
定當屣履迎王符,勿憂廣文飯不足。
李流謙
[約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後在世]字無變,漢州德陽人。生卒年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後在世。以文學知名。蔭補將仕郎,授成都府靈泉縣尉。秩滿,調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撫全蜀,置之冪下,多所贊畫。尋以薦除諸王宮大國小教授。力乞補外改奉議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謙著有澹齊集八十一卷,《國史經籍志》傳於世。► 671篇詩文
春日雜詠九首
宋代:李彌遜
二月忽已破,一春強半過。
提壺工喚客,布穀巧當歌。
得酒先愁盡,惜花翻恨多。
逢辰不為樂,明日復如何。
登樓
宋代:李彌遜
繙經興盡卷書帷,獨上江樓送落暉。
人跡已隨雲影斷,傍檐嘉月冷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