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代王旭

兩種風流,一家製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兩種風格,都是大自然的傑作,雪花好似梅花的花瓣,仔細一看不是雪,因為雪無香氣,風吧香氣吹得四散。
雖然色彩一樣,形狀相似,但是有一個高出一等,雪花不像梅花薄。梅花開在空山,放射出光輝異形,雪花卻在人家簾幕下低飛。

注釋
風流:風度、標格。
一家製作:意指雪和梅都是大自然的產物。
萼:花萼,這裡指的是花瓣(因押韻關係用“萼”字)。
細看不是雪無香:仔細一看,不是雪花,因為雪花沒有香氣。
著(zhāo):等次。
薄(báo):厚度小的。
散彩:放射出光彩。
簾:窗帷。最後兩句說:梅花開在空山,放射出光輝異形,雪花卻在人家簾幕下低飛。

創作背景

早春時期,詞人外出遊玩,途中觀賞到梅花的精緻與雪花的燦爛,因而興致大開。於是詞人借物詠志,寫下了這首詞。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之詞,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詞一開篇,就是指點江山、直抒胸臆。與眾不同的是,他不是只詠雪或只詠梅,而是花開兩朵、兩朵俱美。一會是一個平台上的比較,一會是各自舞台上的輝煌;既各有高低,又各有所長。從篇章角度分析,上下闋的結構是一致的:一二句,先立主旨、總領全段;三四五句,以鮮明意象,比較二者異同;把這異同的典型特徵,完全袒露在作者筆下、袒露在讀者眼前;其中的對比手法,恰好也照應了主旨。這樣的結構意圖,就是抓住雪與梅的同與不同:上闋的“全似”,下闋的“不似”,這就全面的比較了兩種風流。

從段落到全篇,這首詞大體可以分出起承轉合的結構特徵。起:兩種風流,一家製作。承: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轉:雖是一般,惟高一著。合: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具體看來,梅雪爭春,同樣風流,這就是不可避免的梅與雪的不同。不過,異中尋同,詞人偏要說“雪花全似梅花萼”。這裡,雪花與梅花同在雪花仿佛就是梅花的花瓣。是啊,梅花的美麗,在於不僅有形,而且有香。雪花有梅之形,於是就輸了一段香

詞人的智慧,就在於豐富的想像力。風流,像風一樣流芳天下,因而是世間萬物的最佳典範。作者在梅與雪的映襯中,明知雪花有弱點,但卻把她的弱點,放在險惡的處境中,想像為是狂風奪去了雪花能與梅花媲美的資格,這是極其高明的想像力,正是這樣的想像,既說明了“全似”中的真實距離,也說明了這確實情有可原。這既是替雪花找託詞,又是進一步展示了梅花的風采。

這基礎上,作者歸納說,雪梅的風流看似一樣,但梅花其實更高一著。前面是雪花與梅花異中之同,這裡是二者終有高下、畢竟不同的現實狀態。“雪花不似梅花薄”,一個“薄”字,意味深長。按古代漢語,薄通泊,淡薄即淡泊,這是一解;另一解則是薄的本義,薄即草木叢生。是啊,雪是水氣的精華,而梅花是草木的精華、百花的精華、生命的精華,不愧是花中之花。所以,雪花的“不似”,表現了略遜一籌。是啊,梅花把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的色彩,裝點向草木凋零、萬花俱謝的雪山;雪花雖無生命,卻依然善解人意的飛向人們的身邊。

這就是詞人最重要的比較。兩種美麗的花朵,一是梅花,她挑戰著寒冷的世界,以自身的豪氣,呼喚著天地中生命的色彩、呼喚著天地中美麗的春天,也呼喚著天地中美麗的百花;另一是雪花,她把單調的冬天變成飛花濺玉的世界,這就是異中有同。那雪與梅各展所長,只要都是一流,又何必在意第一第二呢。這就是美麗的雪花,不卑不亢,絕無對梅花的嫉妒,只有與梅花的互補。即使不得第一,絕不與第一對立。這就是雪花,甘做背景、甘做配角,恬淡中顯示雪花的美麗。

可見,詞中梅雪並舉,映襯之妙、擬人之巧、想像之高,就讓梅與雪剛柔相濟、共迎春光。其中那個“薄”字,引出了太多的爭議:其一,薄字取貶義時,即意指雪花比梅花更薄一點。其二,用作褒義時,作為和嚴冬戰鬥的寵兒,怎么能比雪花更厚呢?然而詞人不會取“薄”字的貶義,因為那與詞人筆下的“風流”形象太不相稱。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武松打虎,不能是武松打貓,貶低斗嚴冬的“戰友”,實際就是貶低自己。因此薄字在此詞為第二種說法,這也就是把“薄”理解成褒義的最好依據。

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詳,約公元1264年前後在世),字景初,東平(今屬山東)人。以文章知名於時,與同郡王構、永年王磐並稱“三王”。早年家貧,靠教書為生。主要活動於至元到大德年間。有《蘭軒集》二十卷,原本已不傳。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王旭詩文若干篇,重編為《蘭軒集》十六卷,其中詩九卷,文七卷。與王構、王磐相比,王旭處境最不好,詩文中往往流露出懷才不遇情緒,《古風三十首》集中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跡見《大明一統志》卷二三、《元詩選·癸集》乙集小傳、《元書》卷五八。► 31篇詩文

猜您喜歡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冬日田園雜興

宋代范成大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藥繞江郊。霜風搗盡千林葉,閒倚筇枝數鸛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後困蒙蒙。過門走馬何官職,側帽籠鞭戰北風!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從教屋外陰風吼,臥聽籬頭響玉簫。
松節然膏當燭籠,凝煙如墨暗房櫳;晚來拭淨南窗紙,便覺斜陽一倍紅。

北風行

唐代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