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溯山左茅右蔣圖
清代:吳敬梓
平生我愛王摩詰,輞川圖畫妙入神。篋藏此圖三十載,晴窗拂拭無纖塵。
有時酌酒與裴迪,花枝草色眼中新。浮雲富貴非所好,愛山成癖樂其真。
披圖沈吟仍怏怏,輞川野色平於掌。那似江南煙水區,丹青紫翠多駘蕩。
嶔崟埼礒仍硱磳,崔嵬歷陵人觀仰。白門佳麗古所稱,誰其峙者茅與蔣。
幾年卜築板橋住,秦淮水色鐘山樹。木蘭舟內急觴飛,楊柳樓邊歌板度。
著書仰屋差自娛,無端擬獻金門賦。授簡曾傳幕府招,蠟言梔貌還枝梧。
秋風襆被返白門,窗外寒潮退舊痕。咄嗟獨憑闌乾立,長者叩戶笑言溫。
手持絕妙倪迂畫,畫出逍遙莊叟園。短松少鶴相隨久,修竹啼鶯古意存。
兩山翠色煙雲繞,中有草堂深窈窕。書卷應堪比鄴侯,樵蘇時復思莊蹻。
幾棱欣看遠近田,一條寒玉溪光曉。春秋佳日快登臨,高懷那許塵容擾。
雅志高懷見此賢,何須服食求神仙。蘭台家世千秋重,藝苑文章四海傳。
祗此蓬瀛共瑤島,休言綠野與平泉。便擬將身入圖畫,不羨王維居輞川。
吳敬梓
吳敬梓(1701—1754年),字敏軒,一字文木,號粒民,清朝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漢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自家鄉安徽全椒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現存吳敬梓手寫《蘭亭序》中蓋有印章:“全椒吳敬梓號粒民印”)。後卒於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詩說》七卷(今存四十三則)、小說《儒林外史》。► 183篇詩文
問說
清代: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
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等於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
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nàn),審問而明辨之也。《書》不云乎?“好問則裕。”孟子論:“求放心”,而並稱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於“道問學”,問且先於學也。
古之人虛中樂善,不擇事而問焉,不擇人而問焉,取其有益於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聖人擇之,芻蕘(ráo)之微,先民詢之,舜以天子而詢於匹夫,以大知而察及邇言,非苟為謙,誠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學而無問,朋友之交,至於勸善規過足矣,其以義理相咨訪,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況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此唯師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寧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為害於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則所問非所學焉:詢天下之異文鄙事以快言論;甚且心之所已明者,問之人以試其能,事之至難解者,問之人以窮其短。而非是者,雖有切於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學之所以不能幾(jī)於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問者,由心不能虛也;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亦非不潛心專力之敵,其學非古人之學,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問宜也。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聖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而並不見其有可恥也,後之君子反爭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後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
苔
清代: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也學 一作: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