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發沁園春•題黃氏印史代序
清代:董以寧
北苑臨書,南宮執笏,從古畸人癖事。字亦雕龍,石堪繡蠹,不道先生兼此。
落筆驚看,有歷落、嶔崎之致。宛然見古貌如顛,不似人間衫履。
記得當年此際。將怪石投予,鐫予名字。珍重常攜,離奇可拜,時命小鬟親洗。
聊寫俚詞。題箋仍用猩紅記。知道先生應笑我,攫石袖中何意。
董以寧
董以寧(約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後在世),字文友,武進(今江蘇省武進市)人,清代初期詩人。性豪邁慷慨,喜交遊,重然諾。明末為諸生。少明敏,為古文詩歌數十萬言,尤工填詞,聲譽蔚然。與鄒只謨齊名,時稱“鄒董”。又與陳維崧及只謨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誼堂集》和《蓉度詞》。其中《蓉度詞》中大量的“艷體詞”作品又尤為學界所爭議。► 239篇詩文
口技
清代:林嗣環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所見
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