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覺海大師還廬陵省親
老蹤滄海珠,道價壓千古。暮年還東吳,豈不以親故。
世衰道陵夷,學者例頑魯。處處如塵沙,紛然不容數。
但誇謝公子,乃翁墮江渚。坐令乳臭兒,高論不少懼。
安知覆漁舟,甚愧編蒲履。大師京國來,秀色見眉宇。
笑談出流輩,亦自有佳處。懷親不能休,飲食忘匙箸。
醉翁鄉里賢,安角誦翁語。人老尚康健,春寒與秋暑。
念之憑高樓,白雲入瞻顧。浩然有歸興,掣肘徑馳去。
遙知到螺江,社林聞布穀。迎門一調笑,歡極但摩拊。
童頭想懷橘,衣椹應戲舞。聊用慰其心,高追古人步。
此詩語散緩,細讀有奇趣。譬如食橄欖,入口便酸苦。
勿示痴道人,被罵吾累汝。
年十四,父母雙亡,依三峰靘禪師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試經於東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為僧。四年後南歸,依真淨禪師於廬山歸宗寺,隨真淨遷洪州石門。二十九歲始,遊方東吳、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涼寺。冒名剃度事發,入獄一年,勒令返俗。後至東京,入丞相張商英、樞密郭天信門下,再得度,賜名寶覺圓明禪師。徽宗政和元年(1111),張、郭貶黜,亦受牽連,發配朱崖軍(今海南三亞)。三年,得釋。四年,返筠州,館於荷塘寺。後又被誣以張懷素黨系南昌獄百餘日,遇赦,歸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1758篇詩文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