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波紋碧皺
宋代:晏幾道
波紋碧皺。曲水清明後。折得疏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歸來紫陌東頭。金釵換酒消愁。柳影深深細路,花梢小小層樓。
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讚賞。► 468篇詩文
南鄉子·秋水瑩精神
宋代:葛勝仲
秋水瑩精神。靖節先生太逼真。譚塵生風霏玉屑,津津。爽氣泠然欲浸人。
一坐盡生春。滿引瓊觴已半醺。更把黃花壽彭祖,事出魏文帝書。盈盈。數闋新聲又遏雲。
浣溪沙
宋代:王質
細雨蕭蕭變作秋。晚風楊柳冷颼颼。無言有淚灑西樓。眼共雲山昏慘慘,心隨煙水去悠悠。一蓑一笠任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