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遲
清代:王鵬運
望中春草草。殘紅卷盡,舊愁難掃。載酒園林,往日游情倦了。
幾點飄零花絮,作弄得、陰晴多少。歸夢好。宵來猶記,驂鸞親到。
尾長翼短如何,算愁里聽歌,也傷懷抱。爛錦年華,誰信春殘恁早。
留取花梢日在,休冷落、舊家池沼。吟思悄。此恨鷓鴣能道。
王鵬運
王鵬運(1849—1904)晚清官員、詞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號半塘老人,又號鶩翁,晚年號半塘僧鶩。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陰。同治九年舉人,光緒間官至禮科給事中,在諫垣十年,上疏數十,皆關政要。二十八年離京,至揚州主學堂,卒於蘇州。工詞,與況周頤、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末四大家”,鵬運居首。著有《味梨詞》、《騖翁詞》等集,後刪定為《半塘定稿》。王鵬運曾匯刻《花間集》及宋、元諸家詞為《四印齋所刻詞》。► 5篇詩文
歸田詩為後翁作
清代:王霖
杜鵑催歸我不聽,布穀催耕君不辭。朝來忽聽布穀語,為君演作歸田詩。
歸田路出青門道,高柳半天青若掃。杏花開落菖葉齊,江北江南插秧早。
君家舊業剡溪邊,十年作宦殊可憐。棲棲食祿難稱意,收身還種南山田。
南山蕪穢理初畢,半種香粳半種秫。烹葵煮筍餉東皋。
杜鵑催歸我不聽,布穀催耕君不辭。朝來忽聽布穀語,為君演作歸田詩。
歸田路出青門道,高柳半天青若掃。杏花開落菖葉齊,江北江南插秧早。
君家舊業剡溪邊,十年作宦殊可憐。棲棲食祿難稱意,收身還種南山田。
南山蕪穢理初畢,半種香粳半種秫。烹葵煮筍餉東皋。
朝看村童驅犢出,暮看田叟荷鋤還。暮暮朝朝十畝間,課雨量晴聚鄰里。
黃雞白酒開心顏,不稼不穡風所刺。吾獨何為久淹滯,篝車自笑願空奢。
珠桂人言居不易,君今歸田弗復疑。千載沮溺遙相期,我亦行尋耦耕侶,逝將與國充耘耔。
布穀布穀弗爾欺,杜鵑會有催歸時。▲
與循行日同送陳希唐令弟泛舟下湘別於明岡渡口余騎送與循至石彎歸行涓岸復遇陳舟遙語而別
清代:王闓運
清秋風日宜別離,石彎雙摺垂楊枝。醉把金鞭入紅樹,坐看孤棹出青溪。
溪迴路轉秋煙燒,咫尺千重隔芳嶠。馬上相逢舟上人,遙遙語笑風吹到。
道旁回首各東西,客子經過意不迷。蘆洲碧水隨秋雁,茅屋炊煙聞午雞。
雲山十日同游衍,雲林幾曲仍相見。別後誰言即歧路,歸來孤坐懷清
清秋風日宜別離,石彎雙摺垂楊枝。醉把金鞭入紅樹,坐看孤棹出青溪。
溪迴路轉秋煙燒,咫尺千重隔芳嶠。馬上相逢舟上人,遙遙語笑風吹到。
道旁回首各東西,客子經過意不迷。蘆洲碧水隨秋雁,茅屋炊煙聞午雞。
雲山十日同游衍,雲林幾曲仍相見。別後誰言即歧路,歸來孤坐懷清晏。
高樓寂寞向黃昏,獨想行舟拂月痕。空江夜泊親漁火,微路潛行度石門。
秋山遠近尋煙樹,迢迢自作懷人句。晚津驕馬渡頻嘶,長記停鞍送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