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酒泉子·楚女不歸

唐代溫庭筠

楚女不歸,樓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風又起,杏花稀。
玉釵斜篸雲鬟重,裙上金縷鳳。八行書,千里夢,雁南飛。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她回南方去了,現在還沒有踏上歸途。我獨居的小樓枕臥溪畔,夜夜愁聽那春水汩汩。明月也無伴,像我一樣孤獨。春風吹杏花稀疏零落,更使我愁傷春暮。
玉釵在你的頭上,斜斜地簪住雲髻霧鬟。你裙上繡金的鳳凰,仿佛棲息在我心間。真盼這春天又變秋天,請南飛的鴻雁,帶去我的書信,帶去我千里的思念。

注釋
酒泉子: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金奩集》入“高平調”。一般以溫庭筠體為正格。全詞以四平韻為主,四仄韻兩部錯葉。
楚女:古代楚地的女子。此指抒情主人公,一個身世飄零的歌舞女伎。
樓:楚女暫棲之所。
稀:一作“飛”。
斜篸(zān):斜插。篸,通“簪”,此處用作動詞。雲鬟(huán):高聳的環形髮髻。
金縷鳳:用金絲線繡的鳳凰圖形。
八行書:信札的代稱。古代信札每頁八行。《後漢書·竇章傳》注引馬融《與竇伯向書》:“書雖兩紙,紙八行,行七字。”

創作背景

溫庭筠四首《酒泉子》詞均以女性為抒情主人公,此詞亦莫能外。華鍾彥據《荷葉杯·楚女欲歸南浦》,認為此詞“楚女”指所懷者言(《花間集注》),張撝之認為此說不確。其具體創作時間未得確證。

賞析

此詞起拍二句,言“楚女”飄零在外,寄居於水鄉的臨河樓宇中。“樓枕小河春水”的“樓”是“楚女”暫棲之所,可推測為一歌樓舞館,臨水構築。“春水”,點明季節。“枕”字下得別致。

“月孤明”三句寫暮春月夜之景而隱含傷春離別之情,說“楚女”自傷身世、月夜難眠。“風又起”,從聽覺著筆,表明“楚女”雖然置身床榻而長時間處於不眠狀態。“杏花稀”(系“楚女”的想像之辭)雖為景語,但其中亦寓有惜春、傷別之意。月本無所謂孤不孤,但對於欲歸不歸的楚女來說,它卻顯得孤獨淒清,物象染上了人的主觀情感色彩。加之“風又起,杏花稀”,其景象就更淒清,不眠的人兒,心情可想而知。這裡既寫暮春之景,又寓有自傷身世飄零,自傷老大,自傷離別的情緒。

過片二句寫女子服飾,分別從頭上玉釵、烏黑的鬢髮及衣裙上金線所繡鳳鳥圖案著筆,一句寫她的頭飾和美發,一句寫她用金縷盤繡成鳳鳥圖紋的舞裙,對“楚女”的形態進行描寫。金玉錦繡的字面,恰好反襯出主人公內心的空虛索寞。“楚女”如此艷美,然而卻長期漂零在外,其獨居悽愴之情亦自在不言中。於是最後三句要借“八行書”,訴千里相思隔魂夢縈牽之情,恰值月夜聞雁,便欲憑雁足傳書,以道相思之意。言作書寄遠,並點明題旨。這數句與李商隱“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春雨》)異曲同工,雖然明說著欲憑鴻雁寄相思之意,其實隱含的意味卻是鴻雁長飛,錦書難托,確有含蓄不盡之情。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488篇詩文

猜您喜歡

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

宋代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最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愛東山晴後雪,卻愁宜看不宜登。

五美吟·明妃

清代曹雪芹

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
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

六么令·綠陰春盡

宋代晏幾道

綠陰春盡,飛絮繞香閣。晚來翠眉宮樣,巧把遠山學。一寸狂心未說,已向橫波覺。畫簾遮匝,新翻曲妙,暗許閒人帶偷掐。
前度書多隱語,意淺愁難答。昨夜詩有回文,韻險還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記取來時霎。不消紅蠟,閒雲歸後,月在庭花舊欄角。(角 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