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行(一作白邙山)
唐代:張籍
洛陽北門北邙道,喪車轔轔入秋草。車前齊唱薤露歌,
高墳新起白峨峨。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陽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終作誰家柱下石。山頭松柏半無主,
地下白骨多於土。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鳶作窠銜上樹。
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游。
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採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542篇詩文
三學山夜看聖燈
唐代:徐氏
聖燈千萬炬,鏇向碧空生。細雨濕不暗,好風吹更明。
磬敲金地響,僧唱梵天聲。若說無心法,此光如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