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過伯初見三彌案頭有司馬景和碑內夾和杜五古一首三彌作也喜而賦贈將索損軒同年和以張之
清代:陳琇瑩
故人有子字三彌,七歲能為五字詩。肯共而翁逃宋派,不妨學杜得其皮。
避兵也署陶江集,臨帖居然北魏碑。致語寫經老居士,他年三舍避偏師。
陳琇瑩
陳琇瑩(1853-1891)清藏書家。一作陳秀瑩,字芸敏。侯官(今福建閩侯)人。13歲為縣學生,光緒二年(1876)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遷江南道監察御史,擢兵科給事中。光緒十一年典試湖南,官河南學政,不久致仕歸家,年僅39歲卒。早年家清寒而苦於無書,每日借閱為事,為官後,入資稍豐,發奮以購書,插架多秘本。致仕後,喜目錄考證學,曾續朱彝尊《經義考》、謝啟昆《國小考》,稿厚數尺,書未完成而卒。► 2篇詩文
最高樓 登原白齋中露台
清代:陳維崧
闌乾外,淼淼暮雲平,疊疊亂峰生。六街燈火煙中沒,萬家簾幕雪中晴。
好樓居,吟不就,畫難成。
弄一會、桓伊天際笛,蠟一會、嵇康林下屐,憐故國,笑浮名。
興酣便擬驂鸞去,酒狂乍可御風行。俯塵寰,青一點,月三更。
闌乾外,淼淼暮雲平,疊疊亂峰生。六街燈火煙中沒,萬家簾幕雪中晴。
好樓居,吟不就,畫難成。
弄一會、桓伊天際笛,蠟一會、嵇康林下屐,憐故國,笑浮名。
興酣便擬驂鸞去,酒狂乍可御風行。俯塵寰,青一點,月三更。▲
題西雲岩雜詠 其四
清代:陳維英
西雲蘭若上崚嶒,俯瞰江山一望平。石徑紆迴開法界,松軒寂寞聽鐘聲。
丁年汲古資修綆,丙夜攤書對短檠。浩蕩此心寧待洗,明珠仙露擬同情。
浣溪沙 其三
清代:陳維崧
船入荊溪思豁然,曾傳此語自坡仙。擬將種樹遣蕭閒。
今日亭台無楚頌,舊時橘柚滿吳天。風流人去一千年。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