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林琴南敬師

清代佚名

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即呼備,齎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閩縣(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紓(字琴南,當時是孝廉,清明時對舉人的稱呼)六七歲的時候,跟隨老師讀書。老師非常貧困,做飯沒有米。林紓知道後,急忙回家,用襪子裝米,裝滿了,背著送給老師。老師生氣了,說這是他偷來的,推辭不接受。林紓回來後告訴了母親,母親笑著說:“你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但是這樣的方式(襪子裝米)難道是學生贈送老師禮物的禮節嗎?”隨即讓人準備,林紓攜帶著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師於是接受了。

注釋
林琴南孝廉紓(shū):林紓,字琴南,福建閡縣(今福州人)。近代文學家,尤以翻譯外國小說名世。孝廉,明清時對舉人的稱呼。
亟(jí):急忙。
束脩(修):本指十條幹肉,後來通常指學生拜師或親友之間贈送的禮物。
呼備:叫人準備。
齎(jī):攜帶。
從:跟隨。
實:裝。
負:背著。
謂:說。
卻:推卻。
乃:於是
固:本來

猜您喜歡

揠苗助長

先秦佚名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閔 通:憫)

截竿入城

魏晉邯鄲淳 撰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掩耳盜鈴

先秦呂不韋 撰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