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宋代:辛棄疾
綠楊堤,青草渡。花片水流去。百舌聲中,喚起海棠睡。斷腸幾點愁紅,啼痕猶在,多應怨、夜來風雨。
別情苦。馬蹄踏遍長亭,歸期又成誤。簾卷青樓,回首在何處。畫梁燕子雙雙,能言能語,不解說、相思一句。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1399篇詩文
鷓鴣天(再賦牡丹)
宋代:辛棄疾
去歲君家把酒杯。雪中曾見牡丹開。而今紈扇薰風裡,又見疏枝月下梅。
歡幾許,醉方回。明朝歸路有人催。低聲待向他家道,帶得歌聲滿耳來。
水調歌頭(送張左司)
宋代:石孝友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輕。出身事主,剛甚須作不平鳴。老卻西山薇蕨,閒損南窗松菊,羞死漢公卿。豺狼敢橫道,草木要知名。
秋已素,人又去,若為情。長沙何在,風送嗚咽暮潮聲。舉棹卻尋歸路,揮塵莫談時事,得酒且頻傾。一片古時月,千里伴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