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子規
明代:王恭
枝上聲聲怨落暉,居人聞此也沾衣。
啼時莫近湘山路,更有長沙客未歸。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岩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淒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台清嘯》等。► 61篇詩文
劉阮天台謠
宋代:王淮
天台山,乃在錢塘之南,甌越之間。
上有撐雲掛日千丈高峰挺岌?,下有奔雷噴雪萬仞深壑流
潺湲。
銀河倒瀉石樑滑,自非仙風道骨誰能攀。
紫芝吹香綠煙暖,碧桃影鎖青霞閒。
是為上清玉平洞天府,樓閣十二神仙寰。
中有綽約兩姝子,玉為肌膚花為顏。
壺裡乾坤貯甲子,鼎中
天台山,乃在錢塘之南,甌越之間。
上有撐雲掛日千丈高峰挺岌?,下有奔雷噴雪萬仞深壑流
潺湲。
銀河倒瀉石樑滑,自非仙風道骨誰能攀。
紫芝吹香綠煙暖,碧桃影鎖青霞閒。
是為上清玉平洞天府,樓閣十二神仙寰。
中有綽約兩姝子,玉為肌膚花為顏。
壺裡乾坤貯甲子,鼎中龍虎燒靈丹。
彼美劉阮郎,採藥於此攜傾筐。
幽尋遠去不知極,遂使歸路迷羊腸。
載飢載渴日雲暮,欲進不進徒徬徨。
且攀桃實當飢糧,且掬澗泉為渴漿。
一瓢何處忽流出,知有人家居上方。
再涉一水盤一岡,可人正見雙姝行。
雙姝笑相迎,喜氣回春陽。
問郎來何晚,邀郎歸洞房。
先呼小玉排金門,推鎖窗,水晶鉤掛珊瑚帳,雲母屏開玳
瑁床。
與郎夙世有緣契,願郎結作雙鴛鴦。
四鄰仙客來相賀,手持七寶玻璃觴。
酌郎酒,勸郎嘗,願郎慎勿思故鄉。
燒鳳燭,坰龍香,五雲絢爛流祥光。
青鸞歌,白鶴舞,金童吹簫玉女鼓。
胡麻飯,山羊脯,勸郎飽飡心勿苦。
尤雲殢雨昏復晨,天家日月四時春。
翠禽何事苦饒隔,窗舌喚醒思歸人。
郎思歸心何切切,只為塵根難斷絕。
留郎不住送郎行,袖羅掩面難為情。
攜手行行出洞天,歸尋舊跡都茫然。
但見崩城敗郭慘澹照斜日,荒林故隴蕭瑟凝寒煙。
甫欲詢子孫,子孫已是七葉傳。
甫欲詢故人,故人枯骨消黃泉。
只道山中才半載,豈知世上成千年。
進無所依退無據,卻憶仙家遊樂處。
撫心惆悵欲往從,奈此萬壑千峰隔雲樹。
仙姝有約不負人,到頭畢竟還相遇。
何人貌此仙家蹤,縞素淅淅回靈風。
黃絹索我寫新句,惜無健筆為形容。
舉頭遙望天台路,赤城霞氣橫天東。
神仙之說未必無,但恨凡胎俗骨難輕逢。
▲金水河春興(二首)
元代:王冕
神州何處見繁華,盡好當時富貴家。
慷慨喚來黃字酒,丁寧將出紫簾車。
春風裊裊穿楊柳,小雨冥冥度杏花。
沉醉歸來不知夜,又傳清響按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