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吟慈修兩公從丹霞奉老人命至海幢強予開法卻贈
明代:釋今無
丹霞禪客即雙星,微雨春帆岸草青。推轂可知恩似海,捫心無那冷成冰。
晴鳩喚樹雲猶墨,寒月驚弦魄未盈。向說此宗無語句,不教鐘鼓動長汀。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湧,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0篇詩文
觀春燕有作 其一
明代:釋今嚴
傍檐依戶語喧喧,似卻如前勢欲翻。弱羽豈能棲畫棟,孤飛只合向蓬門。
不知舊宅歸新主,但到深春憶故園。莫訝華堂空有夢,肯容相近即深恩。
送劉長孺攜家歸龍川
明代:釋今印
霍山山下是蓬廬,半課耕耘半讀書。彭澤還存三徑菊,華陽歸去一巾車。
落帆鷗鷺迎新侶,入里兒童指舊居。池上故交零亂散,他時魂夢亦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