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聞雁雜詠 其十九 倚杖聞雁

明代成鷲

植杖倚晴雪,長天來好音。雙禽聽未穩,孤策意何深。

肅肅雲霄羽,悠悠湖海心。一條瘦筇竹,期汝共浮沉。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猜您喜歡

珠江月夜泛舟

明代成鷲

生平湖海客,薄暮釣魚船。回首見孤月,嚴城夜悄然。

波搖江上寺,雲淨水中天。一曲滄浪外,知音何處邊。

贈李蒼水廣文生日

明代成鷲

與子論交已十春,每從出處見天真。山中好友初通籍,堂下狂夫老斲輪。

到處一傾元亮酒,醉來還憶季鷹蓴。何妨作客逢生日,吟遍秋風有故人。

用張子白韻寄姚齊州十首 其三

明代成鷲

珠江一片月,留影在橫塘。高下遙相見,清輝分外長。

春融魚在藻,花發水添香。貯向冰壺裡,螢燈遜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