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 其一 夏夜作
清代:樊增祥
疏星四五點。漏箭無聲銀漢轉。何處清歌擘阮。漸露柳變秋,涼螢泫晚。
簪斜髻散。忍輕拋、班女紈扇。池荷淨、軟風動竹,水上暗香滿。
依黯。瑤階立遍。認履跡、芳苔盡掩。同心梔子又落,甚已落仍開,雪香庭院。
駢枝花數剪。待寄與、釵梁小燕。明燈下、玉璫緘恨,又費鏤青管。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雲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陝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後遺詩三萬餘首,並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0篇詩文
採桑子 正月雨中憶節庵病。此調平仄互押,惟蔡伸道里押仄韻獨多,用其體
清代:樊增祥
江南故事,杏子花時春雨。怎綠萼猶開,點點沁至融酥。
細撥壚灰,嫩寒消得何郎賦。霜禽偷眼,冰蟾斂魄,銀雲低冱。
長憶伯鸞,五噫身世,倩誰將護。算贏得扶籃通子,侍書清娛。
搓鬢長吁,何時還我舊瓜廬。春燈影里,漏痕
江南故事,杏子花時春雨。怎綠萼猶開,點點沁至融酥。
細撥壚灰,嫩寒消得何郎賦。霜禽偷眼,冰蟾斂魄,銀雲低冱。
長憶伯鸞,五噫身世,倩誰將護。算贏得扶籃通子,侍書清娛。
搓鬢長吁,何時還我舊瓜廬。春燈影里,漏痕和淚,滴盡明珠。▲
沁園春 其二 螢
清代:樊增祥
咄爾小明,一闔一開,如皭火然。且入簾消領,羅衣香澤,照書締結,文字因緣。
星颭花梢,電流竹外,莫近桃根團扇邊。休矜炫,入碧紗囊底,欲出應難。
群飛隋帝宮檐。當碧血青燐一例看。算有功暑夕,食蚊都盡,流暉歧路,策馬難前。
咄爾小明,一闔一開,如皭火然。且入簾消領,羅衣香澤,照書締結,文字因緣。
星颭花梢,電流竹外,莫近桃根團扇邊。休矜炫,入碧紗囊底,欲出應難。
群飛隋帝宮檐。當碧血青燐一例看。算有功暑夕,食蚊都盡,流暉歧路,策馬難前。
暗處偏明,明邊轉暗,好在煙昏雨暗間。真陰象,竟不知世有,白日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