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七日母命出城避賊
清代:金和
老母傳示紙三寸,欹側澹墨十數言。謂聞爾日賊促戰,千家萬家人出門。
爾獨何為戀虎口,六世名族惟爾存。身是婦人當死耳,此時言義休言恩。
爾去將情告諸帥,況爾有口兵能論。背人讀罷火其紙,才欲痛哭聲先吞。
中夜起坐不能寐,十指盡禿余咬痕。在家何曾得見母,母教誠是兒智昏。
宿將南來過兩月,胡至今日軍猶屯。或者條侯太持重,不識此賊原遊魂。
儻以里言走相告,未必幕府如帝閽。藉手庶幾萬分一,還我甘旨雞與豚。
甘作罪人背母去,廿金饋賊吾其奔。
游普陀山喜晤寺僧明然別後卻寄
清代:金朝覲
蘭畹向我稱明然,濡筆磨墨述詩篇。推敲字句費辛苦,此中有人山之顛。
入山已無台閣氣,出世那復煙火味。有時拈韻疏性靈,清高淡遠自矜貴。
今見明然儼寒酸,慈悲歡喜兼莊嚴。手持唐詩三百首,權當貝葉翻經看。
古來名僧如名士,不學戒律不衫履。文法但可拘俗人,何必蜂子鑽窗
蘭畹向我稱明然,濡筆磨墨述詩篇。推敲字句費辛苦,此中有人山之顛。
入山已無台閣氣,出世那復煙火味。有時拈韻疏性靈,清高淡遠自矜貴。
今見明然儼寒酸,慈悲歡喜兼莊嚴。手持唐詩三百首,權當貝葉翻經看。
古來名僧如名士,不學戒律不衫履。文法但可拘俗人,何必蜂子鑽窗紙。
詩筆生成瞿曇花,詩才淘盡恆河沙。說法能得無上乘,偏袒吟肩拖袈裟。
昌黎闢佛友大顛,歐陽鉅儒交秘演。訪僧兼欲訪名山,俱可隨緣作消遣。
我當三度朝普陀,友生陪侍來游歌。清靜自得古歡趣,開軒高挹秋風多。
臨風且詠將進酒,有約不來良辰負。佛國極樂重行行,石火流光莫回首。
可念前人曾志游,題詩不惜姓名留。天末鴻雁尚流影,肯讓崔題黃鶴樓。▲
舟次
清代:金科豫
放棹中流任所之,晚風吹散雨絲絲。西南一帶山如畫,貪看青蒼對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