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平山
清代:繆公恩
維揚稱鉅麗,今古競繁華。綠水飛蘭槳,垂楊隱鈿車。
綺羅春拾翠,鐙火醉評花。十里平山路,香風處處賒。
繆公恩
繆公恩(1756-1841),漢軍正白旗,瀋陽人。原名公儼,字立莊,號楳澥,別號蘭皋。繆公恩家世代為官,曾隨父親宦遊江南近20年,飽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歸盛京後,即以詩畫自娛。他50歲時出任盛京禮部右翼官學助教,後主講瀋陽萃升書院,培養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瀋陽書院留學的朝鮮國學生,學成歸國後多在朝鮮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繆公恩的教誨之恩。朝鮮貢使到瀋陽有不識繆蘭皋先生者,則引為缺憾。繆公恩的詩作編入《夢鶴軒梅澥詩抄》,收詩兩千八百餘首。可惜收到《遼海叢書》中時僅存四卷六百餘首。► 608篇詩文
黃生借書說
清代:袁枚
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
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
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
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異日觀”云爾。
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後,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蟫灰絲時蒙捲軸。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今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
為一說,使與書俱。▲
精衛·萬事有不平
清代:顧炎武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
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