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季子扶兩尊人靈柩歸葬錢唐
為君歌彈歌,親死不葬哀如何。桐棺暴露亦已久,越王台下烏鳶多。
飛土可憐汝孝子,二人封樹無蒿里。主喪未敢脫衰裳,日向黃腸淚如水。
十數年來棲炎方,先人宅兆懷錢唐。歸祔松楸遂丘首,精靈相逐佳城旁。
崔瑗張霸闕遺令,止葬豈可依他鄉。陳壽不歸遭貶斥,知君及早事窀穸。
裂書昔感故人心,推輦今蒙誰氏力。惠陽太守真申屠,歸善令公亦範式。
教營高燥贈多金,高義雲天安有極。秋涼首路出台關,舒捲悲旌向北還。
如堂定築南屏上,物土依稀天竺間。我昨營墳已襄事,會當廬墓長憔悴。
死作烏雛更斷腸,生為猿子空悲淚。白馬素車難送君,微茫望斷西湖雲。
皋魚哭處風蕭瑟,聲亂白楊誰忍聞。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與陳恭尹、梁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有“廣東徐霞客”的美稱。字翁山、介子,號萊圃,漢族,廣東番禺人。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為僧,中年仍改儒服。詩有李白、屈原的遺風,著作多毀於雍正、乾隆兩朝,後人輯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 6719篇詩文
猜您喜歡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吉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吉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適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樑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牆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
人眩暈不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