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題憲檢校沈公望雲圖

明代王恭

隱侯家世巽湖陰,何事看雲悵別心。親舍幾年違色養,宦遊千里戴華簪。

烏台月暗懷鄉遠,鶴髮秋來入夢深。自昔忠臣緣孝子,白華歌盡有餘音。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岩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淒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台清嘯》等。► 1329篇詩文

猜您喜歡

詠梅九首

明代高啟

瓊姿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縞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緣。
將疏尚密微經雨,似暗還明遠在煙。
薄瞑山家松樹下,嫩寒江店

滿江紅·拂拭殘碑

明代文徵明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
豈不念,疆圻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精衛·萬事有不平

明代顧炎武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
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