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十影師還丹霞
明代:成鷲
名山有約昔淹留,岐路沉吟憶舊遊。竹里聞雞遲見日,花邊鳴鴂早知秋。
風塵老我同漂梗,雲水何人更倚樓。從此居亭應有主,不愁無地牧頑牛。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熊開府祠
明代:成鷲
馬革囊屍當令終,臣心應與佛心通。南人盡識熊開府,不改衣冠護梵宮。
贈劉伯溫
明代:朱元璋
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吳滅漢顯英謨。不居鳳閣調金鼎,卻入雲山煉玉爐。
事業堪同商四老,功勞卑賤管夷吾。先生叱去歸何處,朝入青山暮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