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蘭陵王 臨川寓舍聞箏

張翥 〔元代〕

晚風惡。牆外楊花正落。鞦韆罷、人在瑣窗,猶怯春寒下簾幕。多情倦繡作。恰了棠梨半萼。移金雁、應是自調,盡寄深情與弦索。數聲白瓴雀。又歇拍多時,嬌甚彈錯。新聲舊譜多忘卻。想紅香憔悴,錦書繚邈,匆匆前度見略略。甚如在天角。霧閣。閉銀*。柰夢斷行雲,青鳥難托。三生書記情緣薄。記舊家歌舞,那時行樂。桃枝人面,問酒家,負舊約。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遊蕩,後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後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831篇詩文 ► 19條名句佳句

猜您喜歡

殿前歡·對菊自嘆

張養浩〔元代〕

對菊自嘆

可憐秋,一簾疏雨暗西樓。黃花零落重陽後,減盡風流。對黃花人自羞,花依舊,人比黃花瘦。問花不語,花替人愁。

登會波樓

四圍山,會波樓上倚闌乾。大明湖鋪翠描金間,華鵲中問,愛江心六月寒。荷花綻,十里香風散。被沙頭啼鳥,喚醒這夢裡

水仙子·百年三萬六千場

佚名〔元代〕

百年三萬六千場,
風雨憂愁一半妨。
眼裡兒覷,心兒上想。
教我鬢邊絲怎地當,
把流年子細推詳。
一日一個淺酌低唱,
一夜一個花燭洞房,
能有得多少時光?

雜劇·迷青瑣倩女離魂

鄭光祖〔元代〕

楔子

(旦扮夫人引從人上,詩云)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老身姓李,夫主姓張,早年間亡化已過。止有一個女孩兒,小字倩女,年長一十七歲。孩兒針指女工,飲食茶水,無所不會。先夫在日,曾與王同知家指腹成親,王家生的是男,名喚王文舉。此生年紀今長成了,聞他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