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大德歌·夏

元代關漢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裡綠楊堪系馬。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那俏冤家,遠在天涯,你怎么在外邊貪戀新歡,怎么偏偏只有外邊才能留得住你?懶洋洋地坐南窗下,每每對著清風想念他。細長的眉毛淡了教誰來描畫?臉瘦得不像樣子,羞得不敢戴上那石榴花。

注釋
雙調:宮調名,元曲常用的十二宮調之一。大德歌:曲牌名,入雙調,共七句七韻。
俏冤家:此指在外遠遊的愛人。
“偏那裡”句:偏是那裡的綠楊樹能夠拴住你的馬?此系怨詞,恨愛人久離不歸。
數:每每。
蛾眉:彎而長的眉毛。
瘦岩岩:瘦骨嶙峋貌。帶:即“戴”。

創作背景

這是為閨中女子代言之作。鄭振鐸、胡適、吳曉鈴、王季思等學者認為“大德歌”是關漢卿在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1307)自創的新曲調,據此可推斷這首《大德歌》當作於大德年間。

賞析

這支小令寫少婦對遠方情人的猜疑和抱怨,相思之情寫得大膽潑辣。開頭一句“俏冤家”,傳神至極。“冤家”本是婦女對情人的暱稱,已經夠可愛了,又冠以一個“俏”字,更令人迷戀。可如今他卻遠走天涯,一去不歸,不能不叫人懷疑。“偏那裡綠楊堪系馬”,更明顯地由懷疑流露出抱怨的情緒。“偏”在這裡用作副詞,表示發生的事,與所期待的恰好相反。一個“偏”字,把少婦愛極而怨深的感情反映得淋漓盡致。此句一語雙關,既點明夏日的時令,又比喻滯留異鄉、拈花惹草的負心郎。曲子前三句,把愛與恨交織在一起,表面上埋怨“綠楊”,骨子裡卻怨恨愛人不知早歸,不珍惜愛情。

其實,在遠方的情人未必如她所猜想的那樣,這或許是少婦的“多慮”。而“多慮”正是一種情深愛篤的表現,故雖抱怨,卻並未棄絕。因此第四、五兩句“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表現為萬般慵懶、無所事事,只有一次次面對清風傾吐自己對遠人的情思,大有“不思量,自難忘”、擺不脫、丟不開之苦。這兩句雖看似平淡無奇,但詞淺意深,清風和美,情思更濃,它進一步刻畫出少婦對遠人思之彌深、愛之彌篤的感情。

第六句“蛾眉淡了教誰畫?”借用漢代張敞為妻畫眉的典故來表現出少婦對夫妻恩愛生活的回味與渴望。然而好事難成,希望終無由實現,以致愁得“瘦岩岩羞帶(戴)石榴花”。“瘦岩岩”比“憔悴”狀瘦弱不堪之狀,更具體,更形象。“羞”字是尤為傳神之筆,它既含戴花與體貌不相稱的自我嘲諷之意,又表露出戴花無人欣賞的寂寞。古人說“女為悅己者容”,這裡暗化此意,且更形象生動,活畫出少婦難以言狀的複雜心理狀態。

曲貴新奇,然而,這支曲子蘊藉含蓄,辭盡意未休,具有詞的風格。其中首句“俏冤家”是統領全篇的關鍵句。少婦的思念、懷疑及抱怨都由此而發;少婦對過去美滿生活的回味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以及“為悅己者容”的心理,也是以此為依據。故全篇所言少婦的表現,都和這句“俏冤家”緊緊掛鈎,句句落實,沒有一句是閒筆。

關漢卿

關漢卿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聖人”。► 97篇詩文

猜您喜歡

游赤石進帆海

南北朝謝靈運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
川後時安流,天吳靜不發。
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
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仲連輕齊組,子牟眷魏闕。
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請附任公言,

池上早夏

唐代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蓆,香開酒庫門。
慵閒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菩薩蠻·夏景回文

宋代蘇軾

火雲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雲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
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閒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