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其四
明代:李攀龍
十五漳河女,出身邯鄲庭。絲竹妙一世,縴手何泠泠。
清商有餘悲,慷慨為新聲。中曲若無人,含意已獨明。
知音難再遇,紅妝日夜零。奮響發浮雲,摧耳不能聽。
李攀龍
李攀龍(1514—1570)字於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後,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後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餘年,其影響及於清初。► 35篇詩文
答張秀才問疾
明代:李攀龍
青陽盪積晦,素雪亦云熙。仲月陶嘉樹,閒庭曖流滋。
微風中夜興,清光動遙帷。殘燈出四壁,鐘鼓一何痴。
閉關抵百役,內熱耿於罹。養痾終年歲,人生能幾時。
服散代晨餐,匕箸厭相持。哲夫秉大觀,一往不復疑。
所愧乏明德,盈縮無常期。
東原為王廷直賦
明代:李麟
越山迢遞接蓬萊,山下平原一徑開。樹繞江流天外盡,鳥分雲影日邊來。
東風道路迷芳草,殘雪溪橋見野梅。安石未應高臥久,天涯回首獨憐才。
雜興 其七
明代:李攀龍
詭時苦難遇,直道苦不華。挈瓶羸眾口,繩墨矯群邪。
所以上古人,工拙無常家。陸沈金馬門,醉即據地歌。
世久自相玩,為德一何多。在群既累生,孤貴亦失和。
首陽與柳下,一龍復一蛇。同流雖所願,跡邇心則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