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二月二日龍陽道中作

清代吳大澄

山村如畫裡,小市兩三家。幾擔白蓮藕,一籬黃菜花。

草沾旗角濕,柳拂帽檐斜。津吏逢迎熟,行人靜不嘩。

吳大澄

(1835—1902)江蘇吳縣人,字清卿,號恆軒,又號恪齋。同治七年進士。授編修,以請裁減“大婚”經費,直聲震朝中。光緒十一年,以左副都御史赴吉林,與俄使勘界,爭回被侵之琿春黑頂子地。後為湖南巡撫,甲午戰爭中,自請率湘軍出山海關拒敵,鏇以兵敗革職。善篆籀,亦能畫,精金石、文字等學,收藏書畫、古銅器甚富。有《恪齋詩文集》、《恪齋集古錄》、《古籀補》、《權衡度量考》等。► 0篇詩文

猜您喜歡

登雨花台高處亭子

清代吳進

高上石子岡,雨霽草猶濕。孤亭在山巔,半為樵牧集。

有風雲不留,無人鳥自入。人煙紛目前,遠山近城堞。

風氣此獨殊,秋深未黃葉。

望羅浮山有懷海屏

清代吳詢

伊人已雲逝,山水憶知音。夙志期遠遊,依依見我心。

我心飛上羅浮島,綠蘿花開覆菸草。鮑靚由來親隱淪,葛洪於此開懷抱。

遙見飛雲跨鶴來,手持白玉荷花杯。爾家仙客五百載,驅雞已上松風台。

松風台上飛流霞,松風台下沽酒家。可知月落參橫夜,惟有寒梅一樹花。

九日登越秀山和家大人步東坡惠州韻

清代吳怡

海門日落角聲涼,庾嶺霜清橘柚香。幾處寒砧催木葉,頻年倦旅怯秋光。

登臨朝漢荒台畔,憑弔降王廢苑傍。莫問當時歌舞地,暮雲愁鎖綠蕪長。